《佛说阿弥陀经》易解之十
2024-12-28
冲举者,尼净检,凌霄去,身冉冉。
第八,冲举类。“冲”飞而直上叫做“冲”;“举”在这里当高升或上升讲。在汉朝淮南王刘安,服食求仙,遍礼方士,后来居然跟随仙人八公而去,不知所终。淮南王走了以后,遗下来炼药的器具,留置在中庭,鸡犬舐之、啄之,都升天去了,所以有“鸡鸣天上,犬吠云中”的传说。对于肉体飞升的传说,很难令人相信有这回事,但想不到在出家僧团中,比丘尼竟有这些事实。
《三字经》中所说的“尼净检”,是西晋末年时候的人,俗姓仲,名令仪,父名诞,曾做过武威太守。令仪少寡而家贫,以教贵族人家的儿女念书为业。虽然有佛教信仰,而不认识修行法门。后来,他遇到一位法始法师,才略通佛法大义而出家,法名“净检”,她先依西域智山法师受沙弥尼十戒。当时,与净检有同一志愿的女性,有二十四人,于是在皇城的西门,建立竹林寺同居修行,接受净检的指导。东晋穆帝升平元年二月,她才从西域沙门昙摩竭多法师,受比丘尼具足戒。正当在羯磨的时候,有异香满室,闻到香味的人都觉得很奇怪。净检比丘尼修行很用功,在她七十岁的时候,忽然嗅到同一样的香味,并且还看到一股红色的气,有一天女手散五色花,从空中纷纷而下,净检比丘尼心生大喜悦,和同住的大众,殷勤话别,腾空而上。所行的路好像虹霓一样,直达天上。所谓“凌霄去,身冉冉”,就是指这位比丘尼慢慢地升天走了。梁朝释宝唱法师撰的《比丘尼传》四卷,以净检为第一人,说的很详细。
神解者,李通玄,华严论,千古传。
第九,神解类。“解”在这里是专指对《华严经》的了解而说的。“李通玄”,是唐朝皇帝李姓家的族姓弟子,他的学问,从什么人学来的,无可研究。他对于《华严经》的大旨,也是一位奇怪的僧人传授给他的,所以他的理解,被称为“神”。根据《佛祖通载》卷十三记载: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,长者李通玄顺世,寿九十五岁。如果向前逆推,他应该出生在太宗时代。而武则天当国的时候,杀李氏子孙,他也许是金枝玉叶中逃出来的漏网之鱼。
他是天生自来的奇人。一、他的《华严经》知识,是异僧传授给他的;二、他将要著论释经的时候,有老虎替他开路,而寻觅到神福山下,风景幽丽,而境界寂静的土龛;三、著论时,口吐白光,以替代灯烛;四、著论的时候,有两个美丽的小女孩供给他饮食,著论完成之后,两个小女孩就不见了;五、他入寂的时候,头顶上有一道白光,上彻天际。有一位照明法师在《华严经决疑论》序里,将长者比拟为西域之净名居士,文殊菩萨之流亚。而李长者的论就是《华严经论》。这一部论,是千古流传的名著。
奇怪的是,李长者在《华严经悬谈》里,一再提到贤首国师,并且称他为藏法师。而法藏法师在《华严经传记》里,并没有提到李长者。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,《佛祖统纪》里也没有。倒是《佛祖通载》里记载得比较详细。
机捷者,灵照女,老庞公,徒延伫。
第十,机捷类。“灵照”我们可以称她为“女”居士,她是唐朝湖北襄阳人。“老庞公”就是她的父亲。庞居士名蕴,据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八记载:庞蕴,衡阳县人,字道玄,虽家世习儒,而居士则少悟尘劳,志求真谛。最初参礼石头希迁禅师,颇有所悟。继而和丹霞为友,复参江西马祖道一禅师。“不与万法为侣者,是什么人?”庞居士一见马祖就问。这没头没脑的问题,试问假如我们遇到了,该怎样答复?我们看马大师怎么回答的。马祖说:“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,再向汝道。”这种答案,在我们看来好象很糊涂,可是庞居士却在这一言之下,“顿领玄旨”。真是匪夷所思了。
自此以后,庞居士遨游诸方,随机应辩,所有言论,都不可以常轨来衡量他。至于生活所需,他随遇而安。甚至他自织一些竹器,叫他的女儿上街出售,以维持极简单的生活。
庞居士将要入灭以前,嘱咐女儿灵照说;“孩子!你为我看着太阳,到了正午来报告我!”灵照走出户外一看,马上向他父亲报告说:“日已午矣,而且有日蚀呢!”庞居士不相信她女儿的话,自己走下禅床,跑到户外仰头观望太阳,没有这么一回事,等他回来到了家门,女儿灵照趺坐在他的禅床上,已先坐化圆寂了。庞居士笑说:“我女机捷!”“机捷”,是根机灵活而敏捷。老头子原本是指望女儿回来报告,而入灭的,谁知道他上了女儿的当,所以说“徒延伫”。他只好把女儿的后事办完了再走,只好上山,砍伐些柴火,把女儿火化了,自己再走。
庞居士曾经有一首偈语说:“有男不婚,有女不嫁,大家团栾头,共说无生话。”我们从这一首偈看来,他不但有女孩,而且有男孩。既然有儿女,当然有老婆。可是他们一家人都修行,都不愿意升官做发财的事业,而走向超脱尘俗,向禅修的大道上走去。庞公的死,既被女儿机捷先登足走了,他怎么办呢?他只好稍迟了一段时间,带疾而卧。大约过了七天,刚好有一位地方官名于公来看庞公,他枕着于公的膝头,说了两句名言,也似乎是开导于公的。那两句名言是:“但愿空诸所有,慎勿实诸所无。”说完了,就瞑目而逝,闭上眼睛圆寂了。
这里列举的十位大德,已经讲完了。下面是举出十德的作用。《三字经》中说:
举十德,励初学,依此修,成正觉。
这里举例古来大德十个人,七位是比丘、一位比丘尼、一位居士、一位女人,四众弟子具备了。这就是说:过去的历史是我们的镜子,是好的,我们应该要跟其学习;孔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都是同样的道理。那么,“举十德,励初学”的两句话,不讲解,也可以懂了。
“依此修,成正觉”:是说历史上古人的嘉言懿行,我们可以效法它,充类至尽,只是做到一个善良的人罢了。至于本书上所举的十德,我们若能“依此”而“修”行,可使我们“成正觉”,也就是成佛。佛为天中天,圣中圣,和儒家以作圣作贤为做人的标准,可谓大异其趣。下面讲到全文当中的第十大段:总结。
《三字经》中说:
三字偈,随分说,如风过,万籁歇。
非有言,非无言,会此意,是真诠。
《三字经》讲到这里,算是讲完了,所以来一段“总结”。佛典中的偈颂,有四字一句、五字一句、七字成句的;三字、六字的则偶尔一见。现在以“三字”成句,四句成“偈”,这里总共有一百八十三偈,用意在“随”顺初机学习人的根器,讲“说”一部“分”比较浅近的佛学,等于是开拓荒地,而撒播菩提种子吧。所以仿效儒家的《三字经》,这种体例,那便是取其易于记诵而已。至于这许多的言句,希望学习的人,研究学习完了,把它当如一阵风,吹过去以后,而“万籁”俱“歇”。
但这又是什么意思呢?佛法贵在“于法不生执著”,当我们对经文没有弄通时,则经论是我们航海的指南,时刻不能远离,所以叫“非无言”。既然理解了法义,则应该“得鱼忘筌”,而“悟指非月”,所以说“非有言”。这就是真空妙有的两种观门,学者如果会得,“此”空有不二之妙“意”,那字字都是,诠显真如第一义谛的法宝。佛陀之教法,本来也是因时、因地、因人而施设,自不免受到时代、环境和受法者的局限。佛教所谓“有形则有限”,任何表现在外的具体存在,都不能有局限的。而在文化的流布、传承的过程中,一部分被流失了,也掺进了不少新的内容,如果学人直契佛法的精神,从本质上去认识、把握佛教,对佛教有真实的了解、真实的领悟和真实的证果,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