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清柳市长清寺佛像开光记
2024-12-22
经文上说:
善男女,皆生信,求出家,期现证。建十寺,安僧尼,三宝备,始于茲。
前面一、二、三,这三句皆容易了解。第四句“期现证”者:是指摄摩腾、竺法兰两位高僧当场显现的神变,为当时在场的“善男”信“女”,亲目所睹,因而羡慕万分,所以,他们纷纷要求出家,也就是为了“期”望“证”得自心,也能显“现”心体上的妙用,而施展神通。“建十寺,安僧尼,三宝备,始于茲” :是说摄摩腾、竺法兰两位高僧,战胜了道士,当时很多人发心出家,汉明帝为了满足你们的愿望,建立了寺院安置僧尼。两位高僧携来的佛像是“佛宝”;翻译的《四十二章经》是“法宝”;两位高僧和当时出家的僧尼都是“僧宝”。中国的三宝完备了,从这时候开“始”,于茲“僧尼”渐多,应当给予妥当的“安”置,所以汉明帝在城内、城外,“建”筑了“十”个大“寺”,供养这些僧尼,让他们能安静修行。
这里还有两点需要补充:第一,汉魏之间的僧尼,只是剃发改装而已,实际上不能称为“僧宝”。而取得“僧宝”的资格,必须要受戒。而中国僧尼的受戒,始于曹魏嘉平二年,公元250年,中天竺三藏昙摩迦罗来到洛阳,译出《僧祇律》本,立大僧羯磨受戒,朱士行乃是受比丘戒的第一人。后来,刘宋文帝元嘉十一年,求那跋摩尊者来到中国,在南林寺立戒坛,才凑足三师七证十师,为僧尼受戒。中国立坛受戒,从这时候开始才有了比丘僧人。
第二,在汉明帝时,因僧、道斗法,佛教获得了胜利而要求出家的人很多,据《古今译经图纪》记载,出家的人,有司空刘善峻等二百六十八人;京师士庶凡三百九十一人;后宫阴夫人王婕妤并彩女等一百九十人。明帝因而敕建十个寺庙,城外七寺安男众僧人,城内三寺安尼众,这都是历史上的事实。下面要讲到十宗了。
在中国佛教有大、小乘十宗,是佛教来到中国以后的事情了。先将十宗的名字说一下:一、成实宗;二、俱舍宗;三、禅宗;四、律宗;五、天台宗;六、贤首宗;七、慈恩宗;八、三论宗;九、密宗;十、净土宗。
经文上说:
【溯源流,知宗派,宗有十,分小大。】
“溯源流,知宗派”:,溯是追溯“源”是水源,水必定有它的本源,水从发源的地方,向下流去,可以分成很多的支派,派就是“流”派。佛陀犹如智慧大海,佛陀就是佛法的发“源”地,佛法从我佛的智海中流出,渐渐地演变成十宗。“十宗”就是“流”,“派”和流一样的讲法。“溯”者,由下而上。学佛的人,应该研究佛教各宗的“流”派,再向上穷其本“源”而知道佛,这才算是对佛教有个全盘的了解。
“宗有十,分小大”者:“宗有十”宗,已如上面所讲。十宗中,除成实、俱舍两宗,算是“小乘”宗之外,其余的八宗都是“大乘”。如说得详细一点,律宗中的戒律,包含了有大乘戒,小乘戒。
1、 成实宗
现在先来讲成实宗。“成实”,是一部“论”的名字。论的定义是抉择性相,教诫学徒,止恶修善,这部论是诃黎跋摩尊者所著。
这部论为什么叫“成实”呢?据著者自己的解释是:“成立修多罗中真实之义。”意思是说:他对修多罗,契经中的许多内容,进行了解释,将佛法的真义表达出来。《成实论》有十六卷,二百零二品之多,是姚秦时期鸠摩罗什法师将它译成中文的。《成实论》当时的注解很多,可惜现在一部都不存在了。
诃黎跋摩,译成中文叫狮子铠,佛灭度以后九百年左右出世。原来他是学数论外道的,后来跟萨婆多(一切有)部,摩罗陀尊者学《发智论》。他以为一切有部的论典,多偏着于名相,又转而学习摩诃僧祇部(大众部),一方面又研究大乘。后来学精通了,简取小乘诸部之长,解释三藏的实义,而著述这一部论叫《成实论》。上文我们将《成实论》和《成实论》的作者,作简单介绍。经文上又说:
成实宗,六代盛,高僧传,可为证。
这一宗,专门是弘扬《成实论》的,所以叫“成实宗”。“宗”者,崇尚的意思。成实宗最兴“盛”的时期,是在“六代”。“六代”就是“六朝”。汉朝以后的三国,司马氏统一了中国,取名为晋朝,晋朝又分西晋和东晋,西晋朝廷的第二代皇帝是惠帝。由于惠帝的軟弱,外而有胡人作乱,内而有八王之争,最后的怀帝、悯帝,都被胡人掳去,他们受尽了侮辱而死。西晋朝廷的中央政权在北方不能存身了,于是迁移到江南,建都在现在的南京,是为东晋。从东晋开始,经过南北朝中,南朝的宋、齐、梁、陈四个朝代,加东晋以前的吴,历史上称为“六朝”,又叫做“六代”。“六朝”统统都是建都在金陵——南京。“高僧传,可为证”:为什么成实宗在六朝的时候最兴盛呢?这里有“高僧传”这部书“可”以作“为证”明。比较出名的是《高僧传》,在《大正藏》传记部中有两部:一、《梁高僧传》十四卷,是慧皎法师作的;二、《续高僧传》三十卷,是唐朝道宣律师撰的。《高僧传》,顾名思义,是记载历代高僧自行化他的事迹。因此,成实宗的兴盛,自然可以在《高僧传》中找出他的痕迹来。《成实论》是一部由小乘空宗向大乘空宗过渡的重要著作。作者诃梨跋摩原是印度说一切有部的僧人,后受大众部影响,著此论批判有部理论,主张人、法两空,对佛教的理法有详尽的解释。此论鸠摩罗什在晚年应姚兴国王之请,在长安译出(约在公元412—413年),弟子昙晷笔录,昙影整理,僧睿等也从其受学,他们对《成实论》的研究都很有心得。另有北魏僧嵩,在关中从鸠摩罗什亲受《成实》义旨以后,到徐州白塔寺弘传此论,建立了南北朝时代成实宗,两派系之一的彭城系(徐州古称彭城)。僧嵩有弟子僧渊,以慧解驰名,继续在徐州讲习此论。他的弟子有昙度、惠纪、道登、慧球等,都学有所成,盛名于一时的高僧。另一系是南朝刘宁时代僧导所立的寿春系。僧导曾参加鸠摩罗什的译场,曾在关中著有《成实论疏》等。宁高祖刘裕慕其名,与之私交甚厚。后又感其情谊,令子侄拜他为师,并在寿春(安徽寿县)立东山寺请他住持,讲习经论,受业者上千人。弟子中以道猛最为著名,道猛在寿春精研《成实》,当时称独步天下。他下传道慧、法宠、慧开、慧勇数代。南齐时《成实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僧柔和慧次二人。僧柔师承不明。慧次属彭城系,他的弟子有智藏、僧旻、法云皆为梁代著名的《成实》派学者,被称为“三大家”。梁代是《成实》学派最隆盛的时代,学僧很多。入陈以后就开始逐渐减少,至唐玄奘时已无专门的《成实》论学者了。《成实论》的思想含有许多大乘义理,当时不少学者往往也融《成实》来讲大乘,所以一般学者以为《成实》为大乘的一类。但是,首先对《成实》学发起批评的是三论宗学者。该派学者认为,《成实》托名谈空,但此“空”非大乘究竟义,实为小乘,而且还混乱了大乘中观之正义。而《成实》派学者也相应地作出反驳,双方往来论争,一时难辨高下。至陈隋之间三论学吉藏法师(549~623)以其渊博的常识和在当时的名望,指出《成实》学不明二谛,没有完整的判教学说,不得归入于大乘流派,以大乘学正统评判《成实》不够纯正。从而使《成实》学派的性质得到了确定,并导致了此学派日趋消沉。唐初法相唯识学兴起之后,作为一个学派的“成实师”也就消失了。
2、 俱舍宗
小乘十宗中的俱舍宗, 为什么叫“俱舍宗”呢?“俱舍”也是一部论的名字。《俱舍论》是天亲菩萨造的,《俱舍论》完整的名字叫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。“阿毗达磨”译成中文叫“对法”;“俱舍”译成中文是“藏”。“论”,仍然如前面所讲的一样。
“对”是观察事理的无漏智慧;“法”是指“四谛与涅槃”。修学佛法的人,运用智慧观察四谛,对于应知、应断、应修的本门功夫,依次去做,就可证得涅槃。“藏”者,论藏里边的《六足论》、《发智论》、《大毗婆沙论》等,皆是对法论,而《俱舍论》的内容,将那许多对法论的要义,都摄“藏”在其中,所以名之曰“藏”。《俱舍论》有两种译本:一、最初由陈真谛三藏翻译出来,并且作了疏释,后来佚失不传。二、是唐玄奘法师的译本,有三十卷,九品,六百个颂,加上《释论》八千颂,内容多分是解释“诸法无我”而包括了诸行无常,涅槃寂静的三法印。门人普光作光记,法宝作疏,盛行于世。
天亲菩萨,印度的原名是“婆薮槃豆”。佛灭度以后九百年左右,出生于北印度阿踰陀国。出家而后,初学一切有部,后来又转入经量部,他常常用经部的教义,破斥有部。《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》是一切有部的总汇,经天亲菩萨研究之后,造《俱舍论》六百颂,其中有许多地方是破《大毗婆沙》论的。后来,受兄长无著菩萨的感化,修学大乘,弘扬大乘,造《二十唯识论》、《三十唯识论》等,继无著之后而为法相宗的祖师。而《俱舍论》的价值,在玄奘法师门人的弘扬下,从陈到唐的这一段时期,都受到学佛者崇拜,于是成立了一宗名为俱舍宗。所以,经文上又说:
俱舍宗,陈至唐,五代后,渐微茫。
这等于是介绍俱舍宗的历史。《俱舍论》虽然博得很多人的崇拜,而加以研究、讲演,但是,它最兴盛的时期,也只在六朝之末的“陈”,到李氏有天下的“唐”。李唐灭亡以后,经过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的“五代”以“后”,就“渐”渐“微茫”了。“微茫”者,衰败的意思。《俱舍论》全名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。“阿毗”意“对”“达磨”意“法”,“俱舍”意“藏”,合言“对法藏”。又“阿毗”还有“更上一层”的意思,故此论也叫“大法”“无比法”。为小乘向大乘过渡时期的著作。主要介绍一切有部关于世界、人生和修行的学说。《俱舍论》第一个译本是南朝陈真谛大师的《阿毗达磨俱舍释论》,二十二卷,称“旧译”本。后唐玄奘大师重译,名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,三十卷,称为“新译”本。在俱舍宗出现之前,中国已有专研“毗昙”学的“毗昙师”,毗昙是阿毗达磨的缩写。毗昙学主要通过分析佛教法相名理之学,来表述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,由此来揭示解脱成道的学说。此学盛行于南朝宋、齐、梁诸代。真谛译出《俱舍释论》之后,毗昙学开始被俱舍宗取代。
真谛(公元499—569年)是西印度僧人,在南朝梁时来华,以翻译佛教经典为主要弘法工作,所译经论以无著、世亲系的瑜伽学派为主。《俱舍释论》是其中的一部重要著作。真谛译出此论之后,弟子慧恺代师为同门及诸方学士上百人开讲《俱舍》,但是讲学只讲了半部而病逝。真谛闻此消息,悲恸异常,因恐此学中断,与弟子道尼等十二人立誓弘传,继续开讲《俱舍》论,后来也生病逝世,没有全部讲完。慧恺的弟子道岳继承师业,闭门专研《俱舍》,披寻隐含义理,终于洞悉俱舍论的宗旨,通达师说。于是大弘此论,被当时人的尊称为“智慧人”。 其后有僧辩、玄会、智实等,皆曾受道岳的法乳,专门研究《俱舍》论,为当时的人所推重。另外还有与慧恺同时的法泰、慧净(与道兵同时)等,都是盛名于一时,以为是《俱舍》宗的义学僧人。这些人皆是属旧俱舍学者。
唐玄奘法师早年曾在长安从道岳学《俱舍》,后在印度亲近诸瑜伽学大师,复学《俱舍》精义,感到旧译《俱舍》“方言未融,时有很多错误”,义理缺失。回国后重新译出《俱舍论》,世称“新论”,并有新俱舍学者的产生。玄奘门下对,《俱舍》研究有所心得及成就的很多。其中有被称为“俱舍三大家”的神泰、普光、法宝。神泰作《俱舍论疏》(简称《泰疏》)、普光作《俱舍论记》(简称《光记》)、法宝作《俱舍论疏》(简称《宝疏》)。后有大云寺圆晖,对《俱舍》论造诣很深,著有《俱舍论颂疏》,为“三大家”之后杰出的俱舍师。后又有慧晖作《俱舍论颂疏义钞》六卷,道麟作《俱舍论颂疏记》二十九卷,世称《颂疏》二大释家。新俱舍学派的学者大多为法相宗的门下,他们往往不是专弘一论,所以从纯宗派的立场看,还是旧俱舍师更为纯粹些。如研究俱舍宗衰败的原因,是梁以后的禅宗兴起,其次是陈、隋以后的天台宗兴起,和盛唐时候的法相宗、贤首宗皆相继而起,而且是盛极一时,这部《俱舍论》虽然是玄奘法师翻译的,玄奘法师的弟子们也作了讲解和弘扬,但是怎么能抵住禅宗、和净土宗的简单易行呢?所以后来修学的人就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