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故里游记
2024-12-08
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略释之四
若众生心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。
‘若众生心,忆佛念佛’,忆和念有什么差别呢?我们的心常惦记着叫忆,譬如我们每天为衣食奔波,不工作不行,但心里仍然不忘一句阿弥陀佛,不忘极乐的依正庄严,再忙都记忆着佛。依文字来理解,今心的叫念,当下这一念心念佛,不念过去、不念未来,‘念’从心起,从口念出佛号,由耳听入,如这样从心起、从口出、从耳入,轮转不息,为求专心,不妨碍记数。如印光大师教人念佛用三三四的十念法,字字分明,句句清楚,再加上用心记忆,妄念就不容易产生。念佛若不用心,用口溜过去,念经持咒也一样,经咒虽然被背得滚瓜烂熟,但稍不注意,口中念南无喝啰怛那,而心中依旧打妄想。这样,佛号念得最多,又有什么利益呢?!所以,念佛一定要作意,如不作意是心不专一。
有人觉得自己不念佛没有妄想,而念佛心中妄想愈多。其实,我们不念佛妄想一样多,只是我们没有察觉而已,如屋内的尘埃飞舞,只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,如有一道阳光透进门来,才看见屋里有无数微尘。平常我们自觉没有妄想,就如眼睛看不见微尘一样,透过念佛,才发觉妄想纷飞。其实妄想多我们不用勉强压制。古德说:‘对治妄想,不制不随’。妄想没有起来,不强制也不令他起来,‘我不让他打妄想’,这便是妄想。妄想已生起,也不跟随它,如一头牛在偷吃农家庄稼的时候,放牛的牧童知道后就要立刻警觉把它拉住。所谓‘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’。有人说:‘欲除妄想徒增病’,我们只管念佛,不理他,久而久之,正念多了妄念就少了,念佛就是以正念转移妄念,如果不是这样,我们的妄想就无法对治了。有人说:什么都别想,只修无念功夫。他却不知‘什么都别想,只修无念’,也是妄想。不妄想或我没打妄想,其实全都是妄想,第六意识就缘这个念头。所以,我们宁可将心放在佛号上,念阿弥陀佛、念观音、弥勒、地藏菩萨等等圣号都一样,能这样修持,念念执持,‘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’。佛法是讲因果的,现在念佛是因,将来必定见佛是果。‘现前’即现在,现在这一生就能见佛。古来大德有专修净土的法门,如浄土初祖廬山慧远大师,他在定中三次见到西方三圣,而他没有对人说。所以,我们在念佛时如见到了殊胜的境界切莫轻易对人说,否则,胜境反而成为魔境。如慧远大师在临终前,再看到圣境时,知道自己往生的时间已到,才告诉大众,今生念佛,已三次见到圣境了。我们的念佛功夫如和初祖一样,今生便可见佛。净土宗的二祖,善导大师称念一声佛号,便有一道光明从口中出,人称光明善导大师。而少康大师凡是称念一声佛名,口中便出现一尊阿弥陀佛的像,就是今生见佛的证明,他不须等待往生才见佛。除了高僧大德之外,我们凡夫能见佛吗?只要念佛功夫纯熟,照样能见到佛。但是我们不可勉强要求一定想要见佛,如果是一心想见佛,有爱著之心,就容易遭受魔境。如无意中见到佛,才是真的工夫。如廬山初祖慧远大师等,都是不见而见,他们并不是有心去见佛。如有想见或求见的话,就是妄想。只要我们认真忆佛念佛,念念不离佛,一心一意求生西方,现生见不见佛都无所谓,如临终正念分明,能够往生,我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。所以,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不必勉强,如过度求感应,反生会有障碍。现前能见佛固然很好,不见也无妨,临终佛来接引,那里还要愁见不佛吗!
‘当来’即将来,也有二种说法:一、临终心不颠倒,佛现在前来迎接,便得见佛。二、往生以后,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,决定见佛没有问题。
去佛不远。
去是距离佛不会很远了。既然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,当然是去佛不远。去佛不远,也可以说是离成佛的时间不远了,因为若能往生,得不退转,他的福德和智慧己经圆满,离成佛的时间也不会太远。如唐代有一位女居士叫姚婆,因为受范行婆的劝导,开始念佛,他一门深入念佛求生净土,心身精进无杂念无间断,在临命终时见佛来接引,姚婆禀白阿弥陀佛说:“范行婆有恩于我,请佛暂住空中,我与她告别一下就来。”于是他赶紧向范行婆告别,范行婆听说姚婆要往生,做一起赶到姚婆的家,见到阿弥陀佛还站立在虚空之中。姚婆非常感激合掌念佛,站着就往生西方。如这些事迹,净土圣贤录记载得很多。
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。
念佛不须假借其他的方便法门,自然就得开悟。‘心开’简单的讲,就是开悟。念佛的人如念得一心不乱,就是开悟,念佛的人不要认为参禅的工夫才能开悟,其实开悟不是参禅的专利。念佛的人今生虽然没有开悟,‘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’。念佛是不要求开悟的,念佛这个方法是最简单容易,不须假借其他方便。参禅必须借用参话头,参如何是西来大意?念佛是谁?什么是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等等。教下的修行必须要修止观,如华严宗之法界观,天台宗之三止三观,般若的空假中三观等等,都是修行的方便。‘方便’就是求开悟前的助缘,是帮助开悟的方法。譬如:我们的眼能见物,也须假借方便才能见,如果没有日、月、灯的光线,假使有能见之力量,没有光作助缘,也是看不到东西的,眼也发挥不了见的作用。教下宗门都必须假借修观、参话头,修观、参话头就像日月灯光的方便一样。有的一个方便还不够,必须用二、三个助缘才行,如我们老年人的眼花远视,视力模糊,虽有光线,仍看不清楚,必须得戴老花眼镜,眼镜就是方便中的方便,多了一层助缘,其他法门也是一样,有的须多重方便,才达目的。念佛法门不必那么麻烦,净土的念佛当体就是方便法门,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达到一心不乱,因佛光常照的缘故,只要精进,就能见佛。有人认为念佛法门是属于他力的教法,是易行道,因仗佛力的缘故。其实,依仗佛力也要靠自力,如前面说的‘如母忆子,若子逃逝,虽忆何为?’佛以愿力度众生,众生不愿意得度,佛也没有办法!因此,自他二力都必须结合起来,自力为亲因,佛力是助缘,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仗他力,不必全靠自力。其他的法门须假方便,因全靠自力的缘故。念佛有佛力加被护持,自己精进修行,自他二力相结合,才能达成目的。我们不要以为有他力,就懈怠懒惰、赖佛,若自己不努力,佛也不能勉强拖你到西方,古德说:若无愿力,纵使念佛念到雨打不湿,风吹不入,犹如铜墙铁壁,也不能往生净土。因为你不想去,不愿意去,修行功夫再好也没用,所以,净土的法门愿力最重要。蕅益大师说:‘得生与否,全凭信愿之有无。’能不能往生,就看你有没有深信切愿?若有信愿,念佛就能开悟,因有佛光的照耀,佛力护持,自力专修,必定是‘万修万人去’,是没有不成就的。
如染香人,身有香气。
‘香’是比喻佛之法身香。阿弥陀佛具足五分法身之香: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,并将此五分法身香凝聚在一句佛号之中。我们如果不念佛,就自然会念五欲六尘,无明来熏习真如,尘垢日厚真如佛性就不现显,而念佛就在接纳佛性果地的法身香和智慧光。就如一个穿着一件无有香气的衣服放在檀香木的旁边,日后这件衣服也就沾染上了檀香味。我们凡夫众生,虽然内具戒定香与般若的智慧光,但有无明烦恼的关系,本具的功德透现不出来。所以应借助弥陀名号果地的五分法身香,与般若智慧光来庄严我们的本觉理性。我们执持阿弥陀名号,便能引发性具的五分法身香与般若智慧光。托佛名号,显我自性,这就是香光庄严。我们常常念佛,常受佛的加被,受佛香的熏习,如入香铺,染香店里的香气;时时念佛,受佛法身香的熏陶,久而久之,自己的法身也具有佛的香气。
此则名曰香光庄严。
这就叫做香光庄严。香光庄严也就是念佛法门的名称。‘香’是法身香。‘光’是智慧光。佛有离垢妙极的法身,恒常熏习众生自性的清净法身,令众生的自性法身自然显现。佛圆满具足根本智、后得智,而众生只有根本智,没有修就没有后得智。从现在开始时时念佛,佛光常照,开启我们本有的智慧,佛以法身香、智慧光,来庄严我们的法身慧命,古德云:‘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’,我们的本觉就会现前,必定见佛。
以上是大势至菩萨详细讲述超日月光如来,教他修念佛三昧的情况,下面则是说明大势至菩萨自己在因地依法修行时,所得的利益,和在娑婆世界摄化众生的经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