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故里游记
2024-12-08
《八大人觉经》略释之十四
‘发大乘心,普济一切’,菩萨因为看到众生的痛苦太多了,于是发起大乘心,利益他人,救度众生,因此佛经说︰‘自未得度,先度人者,是菩萨发心。’做菩萨的人,自己还没有完成佛果,为了救度众生,不惜放弃个人的利益,吃尽千辛万苦,这是菩萨发心。再说大乘的乘,是古代由四匹马拉的车叫乘,所以,有‘千乘之侯,百乘之家’的说法,以拥有车辆的多少来表明他的社会地位。因此,乘就是车辆,有运载的意思。佛经中以乘来形容修行人的发心,有大乘小乘的分别。《法华经》以羊车、鹿车、大白牛车作为譬喻,羊是很小的,鹿的力量也有限,以这两种车代表小乘,就是罗汉、声闻、缘觉等自了汉,只求自己能够脱离生死的痛苦。大白牛车很大,像现在的交通工具、自行车、汽车、公共汽车、火车,动车。可以运载很多人,做菩萨的,要救度无量的众生,当然是大乘了。因此,发大乘心就是能够自度度人的菩萨心。
讲到普济一切,救度的范围涵盖了尊卑贵贱、男女老少,甚至于水、陆、空一切的动物,都是救度的对象。因此,《楞严经》说︰‘如一众生未成佛,终不于此取泥洹。’这就是菩萨度生的心愿,假使还有一个众生没有证到佛果的话,菩萨自己绝对不取泥洹,也就是不证菩提、去成佛。如地藏菩萨发了‘地狱未空誓不成佛,众生度尽方证菩提’的誓愿,这就是菩萨心、大乘心。试想,地狱里有多少众生,但是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是︰地狱假使没有空的话,他发誓自己绝对不成佛,一直等待把众生度完了,才证菩提的觉位成佛。众生无量无边,那一天才能够度完众生呢?可见地藏菩萨的愿是多么的伟大!《普贤行愿品》中,普贤菩萨发十大愿,从第一大愿‘礼敬诸佛’到第十大愿‘普皆回向’,都说︰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的业力和烦恼也尽了,但是菩萨所发的度生大愿,永远还没有穷尽的时候。所以,发大乘心,就是要普遍济度胎、卵、湿、化各类的众生。
‘愿代众生,受无量苦’,发了菩萨心,就要代一切众生去受各种苦难。众生是佛法中的一个名词,其中包含了三种意义︰1、众缘所生︰是许多的因缘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出生,比如说一个人,最初是由父母的因缘,再加上我们的业识投胎,形成了生命体,然后才出生,这就是众缘所生。2、众处受生︰一个生命体,现在投生来做人,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以后,将来可能投生为畜生,或是生到天上,或者堕入地狱,有六道可以投生的,所以也叫众处受生。3、众多生死︰生命体在六道之中,生了死,死了生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不断地生死,所以叫众生。总之,众生就是代表一切有活动的生命。形形色色的众生很多,有在天空飞的,水里游的,陆地走的,真是无量无边。而他们的苦恼也是无量无边,做菩萨,都会发愿代替一切众生受苦。
‘令诸众生,毕竟大乐’,令就是使令;诸就是一切;毕竟就是究竟。使令一切众生,都得到大乐,最究竟、最圆满、最大的快乐,也就是出世的快乐,因为世乐只是短暂的,虽然是欢乐一时,到头来乐极生悲,又有什么意思呢?我们学佛、学菩萨,所追求的是自他都能够证得涅槃,都达到究竟解脱的无上快乐。这一部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,大部分都是谈自修,怎样自利,但是真正的目的,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发菩提心,向诸佛菩萨看齐,要普度众生,这样,学佛才能够早一天证得无上菩提。
本经从以下‘如此八事’,至最后‘常住快乐’,是属于本经的流通分,可以分为四部分︰1、本经的名义,2、自修的功德,3、化他的方法,4、念诵的利益。现在依次加以解释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