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辰冬季雁荡山能仁寺《法华七》念诵功德圆满
2024-12-19
2013年8月21日(农历七月十五)是佛教僧众三个月安居修行结束,获得圆满成就的日子,十方诸佛为之欢喜,因此称为“佛欢喜日”;同时还是佛教提倡孝亲荐祖的盂兰盆节。雁荡山能仁禅寺籍全寺六和僧伽之慈悲愿力,于9:00-11:00在大雄宝殿内设盂兰盆法会和四圣供法会,超荐七世父母、历劫姻亲及师长,同时回向十方法界有情,普度六道众生,早离恶道,究竟常乐。
盂兰盆会的缘起:
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《佛说盂兰盆经》而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。所谓盂兰盆,据唐·宗密的《佛说盂兰盆经疏》所说∶“盂兰是西域之语,此云倒悬;盆乃东夏之音,仍为救器。若随方俗,应曰救倒悬盆”。法会的形成渊源于这部八百余字的佛经,经中说:目连以天眼通见其亡母生饿鬼道,受苦而不得救拔,因而驰往白佛。佛为说救济之法,就是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,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在厄难中者,集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,供养十方自恣僧。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,生人、天中,享受福乐。
佛陀时代,印度就常兴办盂兰盆会,据《大盆净土经》记载:印度频婆娑罗王、须达长者和末莉夫人等皆曾依《佛说盂兰盆经》,造五百金盆供养佛及众僧,以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。而在中国,《佛说盂兰盆经》在西晋时由竺法护译出后,因强调藉由供养十方自恣僧,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,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,与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,因此中国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。
我国最早行盂兰盆会,传说是在梁武帝时代,据《佛祖统纪》卷三十七载:‘大同四年,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。’《释氏六帖》也记载有: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,即以盆施诸寺。自此以后,蔚成风气,历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,兴盂兰盆会,以报答父母、祖先恩德。如唐朝代宗、德宗等,都曾亲设盂兰盆供,代宗还将过去施盆于寺的仪式改设于宫内道场,并设高祖以下七圣位,将帝名于巨幡上,从太庙迎入内道场中。此外,《法苑珠林》载:国家大寺,如长安西明寺、慈恩寺等,每年送盆献供种种杂物及举盆音乐人等,并有送盆官人,来者不一;而信众献盆供者亦多。可知唐代朝廷和民间对于盂兰盆供是相当的重视。
盂兰盆会之所以会如此流行,深得民心,实乃由于其强调藉供养十方自恣僧,以达慈孝双亲,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,与中国崇尚孝道慎终追远的伦理传统不谋而合;再加上帝王的倡导,因此很快就由寺院走向民间,由佛教节日成为民间节日。
雁荡山能仁禅寺方丈上了下法大和尚为法会主法
雁荡山能仁禅寺护法居士拈香祈福
雁荡山能仁禅寺护法居士拈香祈福
雁荡山能仁禅寺护法居士拈香祈福
雁荡山能仁禅寺护法居士拈香祈福
雁荡山能仁禅寺护法居士拈香祈福
雁荡山能仁禅寺方丈上了下法大和尚为法会主法
十方护法善信云集雁荡山能仁禅寺随喜功德
十方护法善信云集雁荡山能仁禅寺随喜功德
雁荡山能仁禅寺常住法师如法如律诵《佛说盂兰盆经》
雁荡山能仁禅寺方丈上了下法大和尚领众诵《佛说盂兰盆经》
十方护法善信云集雁荡山能仁禅寺随师父们念诵《佛说盂兰盆经》
十方护法善信云集雁荡山能仁禅寺随师父们念诵《佛说盂兰盆经》
雁荡山能仁禅寺常住法师如法如律诵《佛说盂兰盆经》
雁荡山能仁禅寺方丈上了下法大和尚领众上供
雁荡山能仁禅寺护法居士拈香祈福
雁荡山能仁禅寺护法居士拈香祈福
护法居士虔诚合掌随师父们念诵 供养文
护法居士虔诚合掌随师父们念诵 供养文
雁荡山能仁禅寺大寮--监斋菩萨前上供
雁荡山能仁禅寺大寮--监斋菩萨前上供
雁荡山能仁禅寺天王殿--韦陀菩萨前上供
雁荡山能仁禅寺天王殿--韦陀菩萨前上供
雁荡山能仁禅寺天王殿--韦陀菩萨前上供
护法善信随师父们前往祖师殿
雁荡山能仁禅寺祖师殿上供
雁荡山能仁禅寺祖师殿上供
诸师和护法善信回大雄宝殿回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