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故里游记
2024-12-08
经上说:
藏与通,别与圆,此四教,至今传。
这一偈中的初、二两句“藏、通、别、圆”,就是“化法四教”。化法的“法”,包含了理论与修行方法。将经论中的理论与方法,以类相从作了归纳,而以一个字为代表,这是“化法四教”的来由。
第一,藏教的“藏”是根据《法华经》中的“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”。天台宗以《法华经》为一乘圆教,抑压小乘佛教中的经、律、论为“小乘三藏”,所以说不得亲近。因此,小乘佛教通名“小教三藏”,简单称它为“藏”教。例如《四阿含》、《俱舍》、《六足》等论和五部律,都是属于小乘的三藏。
第二,“通”教,是前通小乘三藏教,后通别圆大乘教。智者大师说:“三乘同秉”所以叫“通”,也就是引小乘而入大乘的意思。例如《大般若经》,令须菩提等四大声闻升座说般若转教菩萨,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。
第三,“别”教,是专为教化菩萨,不与二乘共有。其前别于“藏”、“通”,而后别于“圆”教,所以叫“别”教。
第四,“圆”教,“圆”以不偏为义。圆伏、圆信、圆断、圆行、圆位、圆自在庄严,圆建立众生。智者大师说:此教“正说中道妙理,故言不偏”。
又“藏、通、别、圆”,一一教中分为六即佛;一、所谓理即佛;二、名字即;三、观行即佛;四、相似即佛;五、分证即佛;六、究竟即佛。是智者大师拿来分判佛教经论中教理之浅深,高下的依据。智者大师还特别撰了一部《四教义》,有十二卷之多(现存于《大正大藏经》里)。所以,四教的原始要终,决不是用这简短的几十个字,能尽其底蕴。
“此四教,至今传”:是判教的举动,在北魏的时候,就有菩提流支法师,判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为“一音教”。他的理由是:“如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”当然,他这个说法,甚是笼统。因此,接踵而起的就有十几家,而以智者大师的“四教”,体系最为完整。加上章安灌顶尊者、荆溪湛然尊者而后,经历了唐朝而至于宋朝,天台宗的学者就有数百千人。近代的谛闲法师、倓虚法师,这两位老人都是弘扬天台宗教的。所以说:“此四教,至今传。”
说起智者大师,真是生有自来的慧根。当他投奔光州大苏山而就学于思大师的时候,思大师一见面,就说:“昔日灵山,同听《法华》,宿缘所追,今复来矣!”智者大师既因读《法华》而入定,而开悟,在定境中,“亲见灵山一会,俨然未散”,所以他的判教,以及教中所含的教、理、智、断、行、位、因、果,条理分析清楚,层次井然。这些成就,他是开悟而后,从自性中流露出来的智慧。经文又说
谈性具,善恶兼。
谈性具:这是天台宗基本的教义之一,亦叫性具善恶。主张性具法门,就是自性本具善恶等法,方能十界因果,若不是性具善恶,就不能造十界因果。其他的宗派专主性善,天台宗兼性恶的说法,因为性恶通于十界,这与其他的宗派有不同地方。意谓世间一切亊物都是本来具足,“性具三千”,染净善恶皆为众生本然所具之性德,所以说,佛与众生本无差别。不过,如来是纯善无恶,一阐提(被认为是绝一切善根者)作恶而无有任何善行,但也具有佛性,只要发心学佛,将来也能成佛。
经文上又说:
谈性具,善恶兼,百界如,有三千。
这是天台宗理论的核心,也是它的特色。“谈性具”的“性”,就是每一个众生现前的一念灵知心体,其作用是不可思议。
“性具”者,众生行动上的善恶诸法,心中原来皆有,所以叫“性具”。例如儒家的荀子说性恶,孟子说性善,孟子说:“人皆有恻隐之心。”如《三字经》上说: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”其实,他们都只说了一半,叫做一偏之见。天台宗有云:众生心中,本来具有六凡法界之“恶”和四圣法界之“善”。佛、菩萨、缘觉、声闻,谓之“四圣法界”;诸天、修罗、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叫做“六凡法界”,合拢起来,又叫做“十法界”。
天台宗又说:“阐提不断性善,诸佛不断性恶。”阐提是无菩提种子的,但能断恶,照样可以成佛;诸佛虽断尽恶行,但性自本具的恶性还在,但佛已大觉,不会再发动恶行,所以叫“善恶兼”。智者大师以为这是他独特的见解,所以尊《法华》为纯圆之教,贬《华严》为别教。其实,性具的道理,在《性宗经论》和《华严经》上也多有说到。
“百界如,有三千”者:一心中具足十法界,一一界中又各具十法界,这就成了“百界”。每一界中各具十如,是为千如,加上五阴一千,众生一千,国土一千,就成为“三千”世间,以此作为能观,以此作为所观,则成三千妙境。十界者,四圣六凡也。“十如”者,出于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:“所谓诸法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体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缘、如是果、如是报、如是本未究竟等。”天台宗叫这个为“三千性相,百界千如。”
此一派,号天台,宗法华,佛慧开。
天台宗是由智者大师开创这一宗派开始,凡是以学习、弘扬智者言行的法师们,都被号称为“天台”的“一派”。“宗法华”:在前面已经说过,思大师一见到智者大师就说:“昔日灵山会上,同听《法华》,宿缘所追,今复来矣!”而智者大师又因读《法华》而入定,而开悟,在定境中“亲见灵山一会,俨然未散”。所以《法华经》是释迦世尊在灵鹫山说的。足见智者大师和《法华经》有非常深的渊源。智者大师的“宗法华经”而作判教的根据,特尊《法华》为纯圆独妙,喻之以醍醐为上味,是一种报恩的心理
“佛慧开”:是在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中,释尊自言:“我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,为令众生开、示、悟、入佛之知见。”“知见”,就是智慧。这是指出《法华经》的宗旨,也是天台宗教的归趣。天台宗有法华玄义释忏,法华文句记,止观辅行记,世人称为是天台宗的三大部,如研究这三大部,会得到佛法上的受用,现在将天台宗讲完了。
接着讲贤首宗,又名华严宗,也叫法界宗。贤首宗这一宗为什么叫贤首呢?是因为“贤首”是本宗第三代祖师,法藏大师的封号。贤首宗判定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为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的五教。五教的分判,渊源于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,改定于二祖至相尊者,完成于三祖贤首,所以叫贤首宗。贤首宗的判教,是以《华严》为根据,有时名之为华严宗。《华严经》为诸经之王,无尽的教海,都从这部经中流出,可见是显示一真法界的全体大用,所以,有时也叫它为法界宗。四祖清凉国师著《华严经大疏钞》,阐发《华严》要义,了无余剩,所以又叫清凉宗。经文上说:
华严经,最尊胜。
《华严经》的完整名字叫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为什么说它“最尊胜”?因为,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最初成佛的时候,将自己多生多劫所修的法门、所证的理性,以及不可思议的境界,假借诸大菩萨的口,和盘托出。所有的听众,都是已证法身的大士。所以,《华严经》乃是释迦世尊以圆满报身卢舍那佛的姿态,随自意语,直畅本怀,二乘在座,如聋若哑。因此,《华严经》在一切佛经中,“最尊”最“胜”。同时《华严经》是彰显一真法界,而一切法,“无不从此法界流,无不还归此法界”的,《华严经》乃包罗万象,融贯诸宗,有资格称为“经中之王”。
初传来,在东晋。
《华严经》有三种译本,最“初”的译本,名六十卷《华严》,有三十四品。六十卷《华严》的梵本,本来是作为印度遮拘槃国的国宝,严密收藏在王宫里。不知什么原因,这消息被我国东晋支法领法师知道了,乃不惜跋涉万里,去印度遮拘槃国,求得了三万六千偈,“传来”中国。同时,有一位中国沙门名叫智严法师,因访问印度而到了北印度的罽宾国。刚好,迦维罗卫国的佛驮跋陀罗尊者,是一位博学之士,这时他也在罽宾国。智严法师钦佩他的德学,苦苦邀请他一同来到中国。“在东晋”义熙十四年,由孟顗、褚叔度等几位护法,联名恭请他在扬州谢司空寺,将三万六千偈的梵文《华严》,译成中国文字。据杨仁山居士说:“梵僧佛陀跋陀罗在卢山,承远公之意,前往天竺求经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返晋,译于扬州谢司空寺,凡六十卷。
杜顺师,是文殊。
这是说华严宗的初祖。初祖姓“杜”,名法“顺”,号帝心,他是雍州万年县人,就是现在西安的城外。初生的时候,有乳母登门,要求代为哺养,等到满足了三个月,乳母便腾空而去。杜顺在十五岁的时候,代兄长统领军队,中途缺水,师以桶水束薪供给十万军队,用之不尽。十八岁出家,地神捧盘承发,神异众多,不胜枚举。杜顺和尚后来活到八十四岁,那时已是唐朝太宗皇帝的时候了。他跑进皇宫向皇帝辞别,升太阶殿,在皇帝坐的宝座上,跏趺而坐,就这么圆寂了。
当他老人家在没有圆寂以前,有一位门人,来向老人辞行,老人问他:“你到哪儿去呀?”那位门人说:“学人预备去五台山礼文殊去。”老人嗯一声,随口说了四句偈子说:“游子漫波波,台山礼土坡,文殊只这是,何处觅弥陀!”那位门人却不了解老人的暗示,依然仆仆风尘,径向五台山的路上去了。以及到了五台山,碰到一位老人问他说:“师父你到这儿来,有什么贵干呀?”他说“我是来朝礼文殊菩萨的!”老人说“文殊菩萨,老早去长安行化啦!”门人问:“是谁呀?”老人就说:“是杜顺和尚!”那位门人顿着脚,懊悔不已,自恨有眼不识泰山,来不及向老人道谢,掉头就走。回到半路上,正遇到溪水暴涨,又耽搁一些时间,及至到达长安,杜顺老和尚在他到来的前一天,已经坐化圆寂了。那位门人,真可说是与大圣人失之交臂,不禁嗒然若丧,失意的样子,非常难受。经上说:
阐华严,盘走珠。
《华严经》翻译成中国文字以后二百多年,能够通其大概的,固然有人,至于登堂入室,得《华严》之真髓的,只有杜顺和尚。杜顺和尚作《法界三观》,以二千余言总括华严奥旨,投巨火中,一字无损。于是感华严海会菩萨现身赞叹。《法界三观》是:一、真空绝相观。二、理事无碍观。三、周遍含容观。这三观由四法界蜕变而来,又由三观而证入四法界。四法界是《华严经》的精华,乃是杜顺和尚千锤百炼而获得的成绩。所以,三字经称赞杜顺和尚“阐”扬“华严”,有如“盘”中“走珠”,圆转自如。由此,可以想见“法界三观”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