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故里游记
2024-12-08
以上已将禅宗的五宗讲完了。下面又加了两句评语说:“禅与教,无两样。”什么叫做“禅”?假如说盘起腿来,闭上眼睛,那就叫做“禅”,那是错误的。必须在盘起腿,闭上眼睛以后,收摄六根,尤其是散乱的意识,要把它凝聚起来,不让它奔放流逸,做到善恶不思的地步,使心如止水,例如丛林里僧人禅堂中坐禅时,门户紧闭,而且挂出“止静”的牌子来,就是这个意思。达摩大师说“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”,便是证据。但是我们从无量劫以来,烦恼习气太深的意识,你要它顿然止息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。所以,中唐以后,禅师们才开创出“看话头”的方法。例如《赵州从谂禅师传》上的“狗子有佛性也无?”或“父母未生我以前,如何是我本来面目?”或“念佛是谁?”所以打禅七的时候,往往贴上“照顾话头”的标语,拿来警惕参禅的学人。当我们盘腿闭目而入禅观的时候,提起“念佛是谁”的话头来,那纷然杂陈的妄想,自然会停止。妄想再起来了,再将它提起。禅堂里老前辈在开示的时候,常常拿金刚王宝剑,来比喻话头,提起金刚王宝剑,佛来也斩,魔来也斩。像这样久久参下去,自然会有进步。但是,我们切切不要自作聪明,而误以为念佛的是“我”,因为这是不要答案的。
参禅用功,要专心一志,那就是“行亦禅、坐亦禅,语、默、动、静,体安然。”也就是说,我们在走路的时候要参,坐的时候也要参,在行住坐卧之中都离不开话头,功夫就能纯熟,所以说“语、默、动、静体安然”。
如明朝末年的紫柏尊者达观大师,因参话头,使得头和面孔都红肿了,有一天他在吃早餐的时候,心不在焉,失手将一碗粥掉落在地上跌碎了。他在跌碎碗的声音中,忽然大悟。这正是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?”道理是一样的。像我们没有好好用功,或一曝十寒的态度,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成就的。
在《五灯会元》卷四上,福州长庆大安禅师有一席开示,做我们参禅的榜样。大安禅师在升座说法的时候,对座下站立的僧众说:“你们各位,不惜从远道而来,我不知道你们是为了什么,假如是为了成佛,你们本来是佛,何必骑驴觅驴,像渴鹿趁阳焰,一辈子也不能达到目的。如果一定要我指示成佛的方法,那么,大家只要放下许多颠倒攀缘,妄想恶觉,以及许多垢净众生的分别心,便是初心正觉佛,更向何处别讨?所以,我过去在沩山座下三十年,吃沩山饭,屙沩山屎,不学沩山禅。只看一头水牯牛,它要是不听话,随便落路入草,我就牵紧鼻绳把它拉回来;它若是侵犯别人苗稼,我就用鞭子打它。这样的训练,调御久了以后,这条牛变得十分乖巧,让人怜爱。而今,已变成一条露地白牛了。”大安禅师虽然说是“不参沩山禅”,但那看牛的比喻,正是他参禅的方法,只是不参那盘腿闭目死板板的禅!而是活泼泼“行亦禅,坐亦禅”的禅。
禅宗的祖师们在开示法语当中,有一个譬喻,值得我们注意的!那个譬喻是:“用功夫,犹如灵猫看老鼠,专老鼠出入的地方,一息都不能松懈。”假如老鼠一出洞,马上就要把它逮住。这譬喻是教我们用功要“专一”,由于专,才得精呀!用照顾话头的专注力,朝于斯,夕于斯。用久了,触着、碰着,便可以得个入处。所以,老参前辈们又有“用心一处,无事不办”的训诫,实在是有道理的。
禅宗还有一个故事,某禅师参禅用功很久,都没有开悟,有一天在行脚的途中,听到高楼上的妓女在唱:“你若无心我便休”的情词,他忽然大悟。悟到无心便休的道理。这都是一般参禅参久了,心专一了忽然遇到机缘,就有开悟的可能。
例如禅师四祖道信大师,在开示牛头山法融禅师时说:“夫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;河沙妙德,总在心源。一切戒门、定门、慧门,神通变化,悉自具足,不离汝心;一切烦恼业障,本来空寂;一切因果,皆如梦幻。无三界可出,无菩提可求。人与非人,性相平等;大道虚旷,绝思绝虑。如是之法,汝今已得,更无缺少,与佛何殊?更无别法。汝但任心自在,莫作观行,亦莫澄心,莫起贪瞋。莫怀愁虑,荡荡无碍,任意纵横。不作诸恶,不作诸善,行、住、坐、卧,触目遇缘,总是佛之妙用,快乐无忧,故名为佛。”这是道地的上上乘禅,四祖这一席话,我们不敢作随便评论,关于什么是禅就讲到这里为止。
其次,再谈到“禅与教”的“教”。什么是“教”呢?“教”者,言教。释迦牟尼成佛之后,说法度众生,住世四十九年,当中所说的语言,总称为佛教。佛教的内容,包括了三皈、五戒、十善、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六度万行。我们如果能依教奉行,可以不遭堕落,可以不失人身,进一步还可以生天。假如厌弃三界,而想超越生死,可以修四谛、十二因缘,而成大阿罗汉或辟支佛。假如能发大菩提心,不舍众生,那么,必须修行六度万行,可以由菩萨而致成佛。这就是“禅与教”的“教”了。
禅就是禅,教就是教,分明不同,这里何以说是“无两样”?关于这一点,唐朝圭峰宗密大师说得好:“教为佛口,禅为佛心。”教是偏重于理论上的认识,和修行方法上的教授。禅是偏于实行。简单说:教属于解,禅属于行。解、行固然不可偏废,定、慧也必须相知。因为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由慧才可以发出言教。这是千佛出世,都不可变易的一个修学程序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必须先行入无量义处三昧,而后才说《法华经》。而经、律、论三藏,又都是智慧的结晶。因此,杨老居士说:“禅与教,无两样。”
五宗讲完以后,作者杨老居士对于修禅和修净土,作了一番抉择,以为后来学佛的人对于禅和净土的两条路线的选择。他说:“佛学之高,莫如禅宗;佛学之广,莫如净土。过去习禅的人往往轻视净土,这是错误的。须知马鸣、龙树二大师,身为地上菩萨,著作等身,莫不归心净土。因为习禅者的目的,是了生脱死,而最难的地方,就是免不了再来受生。就我们生平所见所闻,而确有证据从禅僧中来的,屈指可数。高一等的,定境时时现前,眼中静夜发光,读书过目成诵,作文则倚马可待,若劝他学佛,则决不肯从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在宿生修禅颇有心得,一味地扫除佛见、法见,可是,他因多生节余下来的福报,而获得的富贵,却又不肯放弃。像这一类的人,一转生,再转生,就不堪设想了。下焉者,当用功的时候,强制妄念,遏制邪心,这都是拿石头压草。及至来世,转换了一个环境,那就根芽复萌,过去的杂染习气,一时迸发,贪财好色之心,反而胜于他人。庸福享尽,一旦无常到来,谁能保障他不遭堕落呢?”杨老居士说:“这些人都因为不熟悉教义,不发长劫修行的愿心,都以为一生可以成办,自己以为舍报之后,常住涅槃,哪里知道,一转眼间,仍然落入后有。然则,如何才可以呢?那就是因机施教。上根利智的人,才可以参禅,还要发大菩提心,由于大悲愿力的坚持,才能不失人身,而走上成佛的道路;假如根性稍差,则仍以持名念佛,求生净土为最允当。修净土固然可以带业往生,而且,既生西方以后,得见阿弥陀佛,常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,容易悟得无生法忍,脚跟点地而后,再回入娑婆,广化众生,可以说是千稳万当。我们可以多阅大乘经论,有几部经论不是回归净土的呢?至于永明、楚石等许多大师,都是修禅有得,而后回归净土,这都是足以作我们后生小子的借镜。中下根机,应依教勤修,不可妄想希求顿悟,法不投机,只是徒劳无益,要想修习禅定,有天台止观可以修学。次第禅、圆顿禅,修行均可能获得利益,究其根源来说,必须以净土作为归宿。所谓百川异流,同归大海。”修行净土是最为稳当的法门。
现在开始讲律宗。
律宗的戒“律”,等于一个国家的法律。在法律的前面,人人是平等的,每一个国民都要遵守法律,这一个国家便成为一个法治的国家。佛教的戒律也是一样,如每个佛教徒都严守戒律,那么,佛教也就永远存在,而受到普遍的尊崇,正法就会久住。
“律”的印度话叫做“优波罗叉”,或者叫“毗奈耶”,译成中文叫“调伏”;或者叫“毗尼”,译成中文叫“灭”。还有“尸罗”和“波罗提木叉”,译成中文是“戒”和“别解脱”。名字尽管不同,意义都可以会通。但是,“律”的意义是什么呢?律是日常的规矩,它能使我们的行为,遵守规矩,可以调伏我们的身心,可以使我们灭恶生善。“戒”者,禁止。它能指示我们当行的要行,不当行的就绝对禁止,这在戒律上叫做“作持”和“止持”。我们如能依教奉行,就能获得别别的解脱。因为戒律是属于身、口、意三个方面的,实行了哪一方面的戒,哪一方面就获得解脱,谁能依教奉行,谁就能得解脱。
同时,戒律虽然是大、小乘十宗中的一个宗派,但其他九宗的佛弟子,都要受持戒律,没有一个学佛的弟子是不应该持戒的,只是在戒律条文的研究上,有专与不专的不同,因此便成为一宗叫做律宗。经文上又说:
既明宗,须知律。
我们“既”然弄“明”白了禅“宗”,是传佛心印,名之为宗,这五家纲要,已在前面简略说了。那么,我们还必“须”要“知”道戒“律”呀!戒律为持身之要,学佛者不可不知,戒律究竟是些什么呢?经文上说:
持五戒,本乃立;为沙弥,持十戒;比丘僧,具足戒,戒二百,又五十,尼增百,戒始足;梵网戒,制菩萨,重有十,轻四八。
现在分四个段落来讲,第一段落是介绍在家的五戒。
“持五戒,本乃立”:这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,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。在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三记载: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?应远离杀生、不与取、邪淫、妄语、饮酒等而不乐作,是名优婆塞戒具足,可见五戒是在家居士优婆塞、优婆夷应守持的戒律。倘若人人能受持五戒,那么不但社会秩序安定,家庭和谐,个人的品德清高,而且可以保持不失人身,更不致堕落畜生、饿鬼、地狱的三种恶道。同时,再向上去的戒法,都不离五戒,所以说“持五戒,本乃立”五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。
第二,讲到沙弥戒了。“为沙弥,持十戒;”什么叫做“沙弥”呢?沙弥是梵文音译,意译“息恶”、“行慈”、“勤策”三义,发心出家之后,受过十戒的男子称沙弥。出家受十戒的女子为沙弥尼,所应受的戒有十条。这十戒是在“五戒”的基础上再加:六、不著香花鬘,不香涂身;七、不歌舞倡伎,不往观听;八、不坐高广大床;九、不非时食;十、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。
沙弥戒、沙弥尼戒,同样是十条,前五条戒和在家居士五戒相同,但在家的五戒,前者是不邪淫,后者是不淫,略有不同。这十戒是专门为出家沙弥制定的戒。
第三,讲比丘戒了。“比丘僧,具足戒,戒二百,又五十,尼增百,戒始足;”比丘,译成中文曰“乞士”、“怖魔”、“破恶”具此三种意义。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,名具足戒。又把它分成八类:1、四波罗夷戒,就是五戒中的不淫、不杀、不盗、不妄;2、十三条僧伽婆尸沙戒;3、两条不定戒;4、三十条尼萨耆波逸提戒;5、九十条波逸提戒;6、四条波罗提提舍尼戒;7、一百条突吉罗戒;8、七条灭诤戒,这是“比丘僧戒”。比丘僧戒有二百五十条之多,可算是面面俱到,所以称为具足戒。
第四,比丘尼戒。“尼增百,戒始足;”“尼”者,女也。女人出家受具足戒,名“比丘尼”。“尼增百,戒始足”:比丘尼戒和比丘戒比较起来,增加了一百条戒律,尼众的戒法才算完整具足。这无非是因为女人比男人的习气多,所以,戒律的防范更加严格。例如比丘是四波罗夷,比丘尼则有八波罗夷。这些戒律是佛为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专门制定的戒条。
戒律,有在家和出家的不同,出家戒中又有大、小乘戒的区别。在家戒和出家人的小乘戒,也都约略讲过了,还有菩萨戒没有讲。
《三字经》上说:“梵网戒,制菩萨,重有十,轻四八。”这四句是讲菩萨戒。“梵网”是《菩萨戒经》的名词。《梵网经》梵本原文有一百二十卷,六十一品。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法师仅译出第十《心地戒品》的一品,而又把它分成上下两卷。上卷说的是:十发趣、十长养、十金刚、十地的四十心,是圆顿大教的众生所修行的过程;下卷是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。这十重四十八轻的戒,是从大部的《梵网经》节译而来,所以称它为“梵网戒”。梵网戒是为发大菩提心的菩萨,所受持的戒,所以说“制菩萨”。“制”者,限制,既已受了菩萨戒,在行动上就在受到戒条的限制。
什么是菩萨戒呢?“重有十,轻四八。”也就是说菩萨戒有十条重戒,四十八条轻戒。十条重戒中除杀、盗、淫、妄和比丘戒相同外,再加自说菩萨比丘罪过戒、自赞毁他等六戒,而成十戒。重戒,在印度的原名叫“波罗夷”。“波罗夷”,译成中文曰“弃”。“弃”,如已经破烂不堪使用的器皿,只有把它丢弃到垃圾堆里。比丘、比丘尼、菩萨,如果毁犯了四波罗夷、或八波罗夷,或十种波罗夷当中的一种,佛法虽然犹如大海,却不能容纳一位破根本大戒的人。至于四十八轻戒的“轻”,是可以忏悔的意思。这些戒是谓卢舍那佛所授的金刚宝戒。
戒律是一项专门的学问,如果将每一戒条列出,每一个名词都解释明白,需要很多时间,所以出家之后,五年学戒,给他讲规矩,开设戒律的课程。塑造人格,依戒生定,依定生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下面是讲戒律的起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