析“信、解、行、愿”在实践 “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”中的现实意义 
寺院介绍
寺院介绍
析“信、解、行、愿”在实践 “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”中的现实意义
发布时间:2022-07-10
  |  
阅读量 :
字号:
A+ A- A

       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之久,与中国的政治、文化、教育、艺术等溶于一体,宻不可分。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,中国佛教应该如何适应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,作为关注社会、关心佛教未来应如何发展的有识之士,有必要对“中国佛教公众形象”这个主题进行研究和讨论。本人认为,作为佛教徒,在对佛法的认知上和具体实践中,必须要从信、解、行、愿四个方面着手,内修戒定慧、外弘佛法,所谓“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”,才能提高僧团的素质,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中,发挥佛教特有的积极作用。

       一、具足正信

       正信,就是要相信因果、相信佛菩萨的修证功德、相信自己有真如佛性。相信因果是佛教的根本核心。整个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理论,都离不开“因果”二字。经典中有一首偈颂说: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”。也即通常所说的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时间一到,一切皆报”。佛教的“因果”理念是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之上的。《阿含经》中有说: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”。表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,互为因果而又不离因果的。佛经中又说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”。所谓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,因果是不会有丝毫错误的。因此,佛教提倡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。这个理念是非常正确,具有现实意义。

      深信佛陀的修证功德。佛是觉悟的圣人,他具有自觉觉他、觉行圆满的功德。佛陀是印度的梵语,译名为布达,是智者或觉者的意思。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,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纪,诞生在尼泊尔的蓝毗尼园,成道于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,转法轮于鹿野苑。在鹿野苑建立佛教基地之后,开始了长达四十九年的说法度生工作,教化了无量众生。后来经过佛陀弟子们的不懈努力,终于把佛法传播到整个印度,乃至整个世界。现在的世界各地,不论是在城市、乡村、高山、海边,凡是有人住的地方,就有佛法的流布和弘传,就有佛教徒的道场。佛陀出家修道,以其甚深的般若智慧,深入观察宇宙人生的真相,终于明白了错综复杂的三世因果的法则,建立起有系统的修证次第方法,让有缘的众生能有机会听闻佛法,解决心灵深处的烦恼。因此,我们要深信佛陀的修证功德。

       相信自己有真如佛性。佛陀在经中说:“心佛与众生,是三无差别。”也就是说,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佛陀曾经在菩提树下夜暏明星悟道时说:“奇哉奇哉!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着,不能证得,若离妄想,则一切智、无师智、自然智即得现前”。可见我们的佛性与佛是无二无别的,只要肯下工夫修学,一定会有成果,达到与佛同样的清净智慧和解脱功德。

       二、了解佛法

       了解佛法,应从“亲近善士、听闻正法、如理思维”开始。所谓亲近善士是指亲近有道德的导师、法师、居士等,他们有修有证,又有丰富的经验,是我们学法的榜样,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佛法。“名师出高徒”,有好的导师、法师,就会带出好的学生。因此,学习理解佛法,导师的人选非常重要。《庄严经论》中说:“知识须具戒定慧,德胜精进教富饶,通达真实善说法,悲悯为体断疲厌”。一位好的导师、法师,必须要具有以上功德。做为一个寺院的负责人或住持和尚,也要具备多种资历。如:

       1、行政经验。如在佛学院深造后,于寺院的各个部门任过职,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。2、精通戒律,严持毗尼。在寺院中过好宗教生活,能以身作则领众修行。3、深入经藏,精通教理,具有正知正见,能讲经说法,处理好寺院的一般事务,教导四众弟子修学佛法。4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具有慈悲心,能为人排忧解难。5、政治上可靠,学识上有造诣,在信众中有威信,德孚众望。6、要大公无私,为大众服务,具有牺牲精神。7、在修持上有见地,为大众师范。8、法相庄严,形体端正。具有以上条件的方可为人天师表,做为佛教四众弟子,应该谦虚地向他学习。

       听闻正法、如理思维,是非常重要的学法态度。《成佛之道》中说:“趣入正法者,应亲近善士,证教达实性,悲愍巧为说”。作为导师、法师、住持和尚,要观察弟子的德性。《中观四百颂》中说:“质直具慧求法义,是则名为听法器,不将说法师功德,执为过谬听亦然”。意思是导师观察弟子要资质好、聪明智慧,具有求法的精神,这样的弟子可堪称法器,可以教导接受大小乘经典理论。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中说:“学法要离三种过,依六种想”。听法如不能如法,就得不到闻法的功德;如不专心听法,则等于没有在听;虽专心在听,但心里有成见、起怀疑、邪见执着,听了之后,反而会引发邪见和谤法;或虽没有成见执着,可是内心散乱,不记忆,听了之后就忘记,以上都是听法的过失。所以,佛陀教诫我们在听闻佛法时要“谛听谛听,善思念之”。要认真听注意听,听闻之后要好好思维,这样才能学好佛法。

       听闻佛法时,要做难遭遇想,把自己当做病人想;将说法者当做医生想;把佛法的真理当做良药想;把听到的教法做疗病想;将说法者当成佛陀正士想。闻法之后,思维如何令教法起久住想。以此端正的态度来听闻教法,然后有系统的开始学习佛教大小乘经典和各宗理论,如天台、贤首、唯识、中观、净土、律宗、禅宗、宻法等都要正确理解。菩萨当于五明中学,五明就是五种学问,做为一个“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”的佛弟子,是要具备内明、声明、因明、工巧明、医方明等各种世出世间的知识。其中的内明就是指佛教教义。学会了以上的种种知识,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和受用。

        三、行持三学

       行持三学,首先是“归依三宝”。所谓三宝就是指佛、法、僧三宝。佛是觉悟的圣人;法是佛陀发现的真理,佛所说的教法,结集成为三藏经典;僧是住持佛法,实践人间真理的菩萨比丘僧。归依三宝的好处很多,归依佛能使我们觉而不迷;归依法能使我们正而不邪;归依僧能使我们清净而不污染。所以,归依三宝是信佛学佛的开始。我们经常忆念三宝,与三宝相应,其功德不可思议。行持佛法最基本的内容是戒、定、慧三学,“依戒生定,依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”。因此,归依之后,进入佛门,必须要发心持戒。佛在世时,依佛为师,佛入灭后以戒为师,行持三学。

       佛教有四众弟子,所受持的戒律也各不相同。如在家的居士,可以受持五戒十善和八关斋戒,发心受持五戒十善,等于是拿到了人间天上的护照;受持八关斋戒等于是找到了了生脱死的门径。出家的沙弥、沙弥尼所受持的是十戒,是为求得解脱之道打好结实的基础。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所受持的,分别是二百五十戒和三百四十八戒,受持比丘、比丘尼戒是找到了通向解脱涅槃的桥梁。因此,在家的居士,出家的比丘(尼)们都可以受持菩萨戒,学菩萨行。受持戒律,忏悔业障,能令心地清净。护心不犯,能使身口七支各各得到解脱。同时在日常生活中,注意威仪,宻护六根,少欲知足,止恶修善,依八正道等法而修持,广修众善,积功累德,以六和敬的精神统领僧团,自然就会转凡成圣,堪为人天师表。

       修习禅定。《大乘义章》说:“禅定名别不同,略有七种:一名为禅,二名为定,三名三昧,四名正受,五名三摩提,六名奢摩他,七名解脱亦名背舍。禅者是中国之言,此翻名为思惟修习,亦云功德丛林”。禅的种类很多,如外道禅、凡夫禅、小乘禅、大乘禅、出世间禅、出世间上上禅、祖师禅等。修禅的方法是调身、调息、调心。要离五欲、弃五盖、调五事、行五法,达到一心。修定的次序有九住心:如内住、相续住、安住、近住、调伏住、寂静住、最寂静住、专注一趣住,最后达到等持。修定能缓解各种心理的压力,能得现法乐住,得殊胜知见,得分别智慧,证得诸无漏功德。

       修慧就是修观,观察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无自性,抉择人、法二无我而引生无漏智慧,以断除烦恼。《金刚经》中说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如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。《中论》中说: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名中道义”。在修观时,即观一境三谛,一心三观,空、假、中一贯。佛经中又说:“修空观,断见思惑,证无师智,成阿罗汉。修假观,断尘沙惑,得道种智,证菩萨果。修中道实相观,破无明惑,得一切智,三智圆明,证佛果位”。所以,修观就是要抉择人、法无我,而进入止观双运的中道实相正观,去利益一切众生。

       四、发菩提愿

       发菩提愿就是发成佛之心,发起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之心。修学佛法,要想有所成就,必须要发菩提心,为利众生愿成佛。《华严经》中说:“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。”经中又说:“一切众生而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花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”。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说:“入道要门,发心为首,修行急务,立愿为先,愿立则众生可度,心发则佛道堪成”。可见发心的重要。诸佛如来在修菩萨道时,都有发不同的愿。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,曾经发过四宏誓愿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。这是伟大的誓愿,他经过无量劫的修行,终于证得佛果。《华严经》中说:“自归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;自归依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;自归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”。这是文殊菩萨所发的大愿,我们发愿度众生,就是要报众生恩。我们经常说:“上报四重恩”。四重恩就是报众生恩、报父母恩、报国土恩、报三宝恩。《菩萨戒经》中说“一切众生是我父母”,因为一切众生都予我们有恩,所以,我们要学会知恩报恩,发大悲心,发大菩提愿,拔苦予乐,全心全意的为众生服务,令众生欢喜,则诸佛欢喜。

       发愿要落实在行动上。例如举办各种慈济扶贫赈灾等的公益事业活动。如厦门宗教界这两年先后捐资了800多万元,用于慈善事业,资助灾区人们重建家园。厦门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,最近资助了200多名大学生,帮助他们解决上学的困难。又如今年湖南、安徽、重庆等地相继发生水灾、云南普洱地区发生地震,群众人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,厦门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在得知灾情后,马上开始赈灾工作,派法师把钱送到最困难的群众手中,帮助他们排忧解难,度过难关,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。南普陀寺还资助贫穷的山区为他们的学校盖教学楼,为贫困地区的医院送医疗器材;还助残、助孤,为厦门特殊聋哑学校捐赠书籍,送文教器材电脑等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;到厦门市儿童福利院慰问孤儿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。

        寺院是佛教四众弟子修学的场所,环境清幽,充满文化氛围。 名山圣地是众生最好的精神寄托乐园。出家的僧人有责任让寺院更加庄严,环境更加美化。发菩提愿,不但要美化物质,更要美化心灵,所谓“心净则国土净”,引导信众举行各种法会:如聘请法师、居士讲经说法,提高佛教四众弟子的整体素质。举行消灾祈福法会,可以使信众人心向善。也可以举办各种禅修班、念佛班等活动,能使烦扰的众生得到身心的宁静,缓解心理的压力。寺院可以开办佛经流通处,让更多人了解佛教。一些有经济条件的寺院,可以创办慈善机构,如医诊所,疗养院等,方便群众治疗身心的疾苦,对和谐社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。

       以上四法,利益众生,爱国守法,轨范僧制,是佛教四众弟子应该做的事业,所谓“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”,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,和谐社会,维护社会稳定,是很有必要的。

了  法,于闽南佛学院


 
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