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讲记 (17) 
能仁讲堂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讲记 (17)
发布时间:2022-08-22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佛告文殊师利:吾以佛眼观故,犹不尽数。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,已度、当度、未度,已成就、当成就、未成就。

本段经文的大意是: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:“我以佛眼之神力来测算,也无法得知其确切数目,这些都是地藏菩萨从久远的、不可计量的劫数直到现在,已度脱使令成佛、正度脱使令成佛以及将度脱使令成佛的众生。”

所谓“佛眼”,指诸佛照破诸法实相,而慈心观众生之眼。佛眼具足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四种眼之作用,无事不见、无事不知、无事不闻,闻见互用,无所思惟,一切皆见。

佛眼亦不能尽数来此法会的众生数量,旨在说明地藏菩萨从久远劫以来所教化的众生如恒河沙数,不可计数。这些来到本次法会听法的众生皆与地藏菩萨有历劫因缘,皆曾受地藏菩萨教化,可见地藏菩萨之功德不可思议,威神誓愿亦不可思议。



(图1)
(图2)
(图3)



六、赞叹地藏菩萨不可思议功德

文殊师利白佛言:世尊!我已过去久修善根,证无碍智,闻佛所言,即当信受。小果声闻、天龙八部及未来世诸众生等,虽闻如来诚实之语,必怀疑惑。设使顶受,未免兴谤。唯愿世尊,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、立何愿,而能成就不思议事。

本段经文的大意是:(听了佛说地藏菩萨能度脱这么多的众生成佛,使人不禁要想问一下:地藏菩萨究竟是怎么修行的、怎么发愿的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神通力量和智慧力量?这些问题如果不问清楚的话,众生们听到这话之后,必然产生疑问,甚至诽谤,那就不好了。为了使在场的一切众生乃至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能消除这些疑惑,所以)文殊菩萨(代一切众生)向佛恭敬发问:“世尊啊!我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以前直到现在,勤修善根、福德、智慧,已经彻底证悟了无碍智。因此,凡是佛所说的一切话,我都能以智慧的力量来坚信和受持。但是那些小果位的声闻、天龙八部以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,他们没有证得无碍智,虽然听到了如来诚实的话语,心里一定还是要起疑惑的。即使是勉强地从恭敬心出发,仰信并受持这些话,最终在外界的影响下免不了还要心生诋毁,再兴诽谤,这样反使这些众生因此而造业造罪了。因此,我请求世尊为这些众生比较详细地介绍一下地藏菩萨摩诃萨,他从初发心时起直到现在,一直在做哪些修行,立哪种大愿,而能有像现在所说的那么大的智慧神通力量,做成功像现在所说的那样不可思议的功德。”

所谓“善根”,身、口、意三业之善行牢固,如大树之根深扎于地,故称“善根”;又,善能生妙果,生其他之善,如根相似,称为“善根”;又,称不贪、不瞋、不痴为三善根,以一切善法皆由此三善根之所生也。

所谓“无碍智”,即指“四无碍智”,又名“四无碍辩”。《法界次第初门》云:“谓菩萨于此四法,智慧明了,通达无滞,故名四无碍智。以其辩说融通,亦名四无碍辩。(一)义无碍智。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,通达无滞,故名义无碍智;(二)法无碍智。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,分别无滞,故名法无碍智;(三)辞无碍智。谓菩萨于诸法名字义理,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,为其演说,能令各各得解,辩说无滞,故名辞无碍智;(四)乐说无碍智。谓菩萨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,圆融无滞,故名乐说无碍智。”


(图1)
(图5)
(图3)


所谓“声闻”,梵云“舍罗婆迦”,乃闻佛之声教,悟四谛之理,断见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,为佛道中之最下根。“声闻”之义有三:(一)就得道之因缘而释,闻如来所说之声教而悟解,故曰“声闻”;(二)就所观之法门而释,众生唯有名无实,故曰之为“声”,观此声而悟解无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之义,曰之为“闻”,故曰“声闻”;(三)就化地之佛说而释,佛所说一乘之法旨为“声”,众生闻而悟解名“闻”,故曰“声闻”。声闻原指佛陀住世时的诸弟子,后与缘觉、菩萨相对,而为“二乘”或“三乘”之一。所谓“二乘”,即“声闻乘”和“缘觉乘”。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之人,总称为“声闻乘”;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之人,总称为“缘觉乘”。所谓“三乘”,即“声闻乘”、“缘觉乘”和“菩萨乘”。前二乘唯自利,无利他,故总称“小乘”,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,故称为“大乘”。此“三乘”乃是佛法中能使众生渡越生死苦海,到达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,通俗来讲就是运载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的三种交通工具。渡越生死苦海,到达涅槃彼岸,声闻以四谛为乘;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;菩萨以六度为乘。佛陀说法亦是就众生之根机而因材施教。根机分钝、中、利三者,佛应之而说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等三种教法。

经文中讲到“声闻”,以下我就再讲些“声闻”的相关知识:

声闻乃是闻四谛法而成道。何谓“四谛法”?就是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,即知苦、断集、慕灭、修道。以下就此“四谛”作些简略介绍:

(一)什么是“苦”?即指三界内的苦果,苦有三苦、八苦乃至无量诸苦。这些苦如何而来?乃是从因中来。这因是什么?就是贪、瞋、痴三毒烦恼。众生心有贪、瞋、痴三毒烦恼,即能造作种种的业,才导致招感这种种的苦。

(二)什么是“集”?“集”意谓集聚,即把见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烦恼,统统集聚起来而成业因,随业感报,所以招感苦谛三苦、八苦乃至无量诸苦的苦果。故佛言苦是果,集是因。

(图7)

所谓“见惑”,乃是由知见方面所产生之业因。见惑是以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的五利使为主体。

1.身见:众生因为有了身体,所以就有我见的生起,然后就会产生我痴、我见、我慢、我爱的四种烦恼心,这叫做“身见”。

2.边见:就是有了我,所以就产生了断见或常见二种边见。断见认为人死之后,魂归于地,什么都没有了,一灭永灭了;常见认为人死之后,今生是做人,来生也会做人,生生世世都做人,永远不变。不管是断见还是常见,都会使众生造作种种恶业,故称“边见”。

3.邪见:拨无因果之理,以为恶不招苦,善不招乐,不信佛、法、僧三宝。

4.见取见:指非果计果。外道所修种种无益的苦行,取著我见、边见、邪见,未证圣果,妄执已证。

5.戒禁取见:指非因计因。外道所修种种苦行,如持牛戒、狗戒、食草、投灰等,错误执著修此苦因,可获最上涅槃妙果。

五利使的功能,起惑力量大,造业受报速度快。

见惑有八十八使,是以三界四谛来分配。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每一界各有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,每一谛各具小使多少不同。欲界:苦谛具十使,集谛具七使,灭谛具七使,道谛具八使,一共具足三十二使;色界:苦谛具九使,集谛具六使,灭谛具六使,道谛具七使,一共具足二十八使;无色界:苦谛具九使,集谛具六使,灭谛具六使,道谛具七使,一共具足二十八使。故三界四谛合起来总共具足八十八使的见惑烦恼。



(图8)




往期回顾

01
温州佛教书画院招生简章
02
同心向党·百年辉煌
03
了法法师荣膺雁荡山能仁寺中兴第一任方丈
04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讲记 -序言

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