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讲记 (6) 
能仁讲堂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讲记 (6)
发布时间:2022-08-22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(图1)

 

为何要“观身不净”呢?身有内外,己身名“内身”,他人之身名“外身”。此内、外身,皆揽父母遗体而成;从头至足,一一观之,纯是秽物(譬如说,天气热,我们如果几天不洗澡,身体就有股异味;我们的九孔常流不净,如有眼泪、鼻涕、耳垢、口水乃至大小便等)。众生颠倒,执之为净,而生贪著,故令观身不净。


我们俗世众生对身体有一种执著,贪著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是清净的,所以我们整天打扮,尤其是女性,画眉毛、涂口红,执著这个色身,进而在色身上产生男女的贪欲。而“观身不净”,恰恰是对治我们对色身贪恋的上好妙法!多观不净,能令贪恋色身之习染慢慢消减,乃至断绝。故修行之人要想求出离,当遵从佛陀的教化,观己身与他身皆为不净,这样就可以慢慢脱离贪欲,也就容易与修道相应了。


什么叫做“观受是苦”?“苦”即三界轮回生死苦恼之义,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,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。但就身心顺逆缘境,总有三苦、八苦。三苦为:苦苦、坏苦、行苦。从其逆缘而苦恼,正受苦时,从苦生苦,名“苦苦”;从其顺缘,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,名“坏苦”;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,名“行苦”。八苦即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和五蕴炽盛苦。外有寒热饥渴等苦恼之身苦,内有烦恼之心苦,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。


南宋词人辛弃疾词《贺新郎·用前韵再赋》有云:“叹人生不如意事,十常八九。”可见,在现实生活里,我们总能遇上种种不如意之事,从而感受到种种的苦。


苦非欲界所独有,三界众生尽皆有种种的苦。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,苦无处不在。每个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,都要承受种种的痛苦。时过境迁,世易时移,现实生活的改变和波折又产生种种的痛苦和辛苦,以致苦上加苦,是为“苦苦”。


也许有人会说:“不会嘛,哪里都是苦,苦中也有乐啊。”讲的没有错,苦中也有乐。但是当乐坏掉的时候,苦就来了。有些人平时确实是很快乐,但等他的事业失败了,不如意的事情来了,他的内心就会产生痛苦,这个就叫做“坏苦”。天上的天人,他们的一生都是非常快乐的。但等他们的快乐享受完了的时候,不如意的事情就来了,他们就要开始受苦了,这也是“坏苦”。


(图2)




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,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。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,追求永恒:希望身体永恒、家庭永恒、婚姻永恒、事业永恒、人际关系永恒、爱情永恒。事实上,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,世事无常,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。由于我们的认识和追求与世间万事万物迁流变化不息的事实——“行”相违背,因而就有了“行苦”。


人活于世,总有种种不如意的事情,从而感受到种种的苦,这个叫“生苦”。


一个人到老的时候,身体不受用了,手脚不灵活、眼睛花、耳朵聋、背驼,走路也不如年轻人了,这就是“老苦”。


人生病的时候会感到痛苦,得重病的时候这种感受更甚。我们到医院里看一看,那些得重病的人太苦了,尤其是那些瘫痪了的,动也不能动,像个植物人一样,自身痛苦还拖累子女一起受苦,这就是“病苦”。


人死的那一刹那,也是非常痛苦的,故名“死苦”。


至亲至爱的人离开了;相恋的男女朋友分手了,让人觉得心里很痛苦,这就叫做“爱别离苦”。


和自己不喜欢乃至有仇怨的人相遇,内心就会不舒服,就会发脾气,甚至咬牙切齿,想报复对方,这就叫“怨憎会苦”。


想求财而求不到,想求事业但不成功,想找一个好的职业也不可得,即是“求不得苦”。


“五蕴”即“色”“受”“想”“行”“识”。众生是五蕴和合体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等苦,无一不是因五蕴和合才有。比如说病苦,首先是因为色身不适,然后感受到痛苦、心里想起来忧虑、念念动迁不止、识心难受。因此,五蕴炽盛涵盖了前面所说的七种苦,七苦是具体的苦,五蕴炽盛苦是笼统的苦。有的人某一蕴比较偏重,犹如烈火燃烧,造成痛苦。比如色蕴太重的人,肉体是负担,生理需求太多、毛病太多。今天头痛、明天脑热,一会儿上火、一会儿阴虚,今天求医,明天求药;受蕴重的人,稍有不如意就感受到痛苦,稍微得意就快乐莫名。天气冷怕冷、天气热怕热、刮风也怕、下雨也怕,无一时安宁。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,对他人来说微不足道,但对有些人就受不了,一哭二闹三上吊,都是受蕴炽盛的表现;想蕴重的人,思绪难宁,朝思暮想,一点小事,想入非非,辗转反侧,夜不能寐;行蕴重的人,肉体、心绪变迁不住,无一刻稳定状态;识蕴重的人,冥顽不灵、死硬到底,见解古怪、思想怪异等等。生活中,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五蕴炽盛给我们带来的痛苦。其中,受蕴是最大的麻烦,乐受牵引着我们的思想,让我们飞蛾扑火,自取灭亡;苦受让我们厌恶心烦、造种种业;不苦不乐受让我们浑浑噩噩,懵然不觉。




(图3)





皆因众生有此三苦、八苦,众生一生所受的,唯苦而已,是故佛说“观受是苦”。然而,这个苦受亦属无常,是暂时的,不是永恒的。迷了才有苦受,悟了就没有。明白了“人生即苦,一切皆苦”的道理,你的心就能开悟,就会求出离。


什么叫做“观心无常”呢?凡夫之心皆是妄心,心念是一刻都没有停止过、迁流变化的,而且变化得非常迅速,往往都是一个念头起,一个念头灭;一会儿想东,一会儿想西。妄心都是无常的,它让众生执著于一切万物皆恒常不变,而不知万物均有生灭现象。例如你现在口很渴,想喝一杯茶,这是一个念头。喝第一杯茶的时候,你觉得这杯茶很好喝;继续喝第二杯,就感觉不如第一杯好喝了;喝第三杯,就有点淡而无味了;第四杯,就不大想再喝了。同样是喝茶,给你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,前后的心境念念迁流,这就是无常。


因此,不要观心是“常”,观“常”就是一种执著。佛陀教导我们要“观心无常”,就是为了帮助众生破除对“常”的执著。


除了观心无常之外,也可观一切万物之生灭。生灭即是无常。如花草树木等任何看得见的东西,皆有生灭。人、事也是无常,当无常到来的那一刹那,“是非成败转头空”,所有的财富、名利、情感,都在一瞬间灰飞烟灭。


《金刚经》有云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当你真正体悟到“一切有为法”皆“如梦幻泡影”,体悟到“万法皆空”的道理,你就能够真正看清我们这个身心世界的真实相,也就不会再有执著了。


什么叫做“观法无我”?所谓“观法无我”,就是观察色身及宇宙间的一切事物,这之间没有一个“我”的存在。我们的身体是四大、五蕴的结合体,只是假合的色法而已,没有一个“我”的存在;世间的万事万物,亦都不属于“我”,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的。如果你认为色身及一切事物都是“我的”,那就有了“是非人我”,就有烦恼了。


人活着,就有欲望,就有占有心——这个人是“我的”什么人,这间房子是“我”所有的,这些田地、金钱、地位、名衔……都是“我的”。等到“我”这口气断了以后,是否还能拥有这些田地、金钱、地位、名衔,乃至自己的身躯呢?这时候连“身躯”都不是自己的了,更遑论财产、地位等等这些身外之物!



SEP.


(图4)



阿难请教佛陀第二个问题:“佛住世时,众弟子以佛为师,佛灭度后,众弟子以谁为师?”佛言:“以戒为师。”“戒”,梵云“毗奈耶”,华言“律”;又称“波罗提木叉”,汉译“分别解脱”;又称“尸罗”,汉译“清凉”。


俗世有规章律法,世人遵章守法而工作、生活,社会方能安定祥和;出家修道亦有戒律可供遵守,戒律乃规范修道人身语行为之准则。佛教僧团,无论其成员个人——比丘的修行生活或其团体组织——僧伽的羯磨制度,皆依戒律而行。


戒律之法由释迦牟尼佛亲制,乃修道之基、成佛之本;乃铸造三世诸佛之范模、成就一切如来之泥印。释迦牟尼佛乃至过去诸佛,原来也是经由如是戒法,原来也是“以戒为师”,经过修行,证成大觉。“以戒为师”的实义,即如来之本怀。


对个人修行而言,戒帮助我们止恶扬善,积福修慧,断除贪、瞋、痴三毒烦恼,令心安定,为进一步专注修行打下基础;对僧团建设而言,戒能维护僧团的和合有序,让众比丘在安定的环境中安心办道,利益有情。


印光法师有云:“大觉世尊,普令众生,复本心源,入佛境界。从始至终,唯戒是赖。若不持戒,尚不能得人天有漏业系之身,何况具诸功德,圆成种智?譬如欲归故乡,无戒足则不能至;欲采众宝,无戒手则无所获。戒为祛烦惑之圣药,戒乃灭幻苦之良方;戒实出生死海之舟航,戒是涅槃山之梯隥。不持戒而修善,福尽还须堕落。能持戒以修善,因圆必成觉道。汝等持佛净戒,遇诸境缘,必须了知三轮体空(所谓“三轮体空”,乃指布施时之应有态度,又称三事皆空、三轮清净。就布施而言,施者、受者和所施之物,谓之“三轮”。行施后,此三轮相,不存于心,即体达施者、受者及所施之物皆悉本空,则能摧碾执著之相,是名“三轮体空”。(一)施空。谓能施之人,体达我身本空,岂有我为能施?既知无我,则无希望福报之心,是名“施空”。(二)受空。谓既体达本无我为能施之人,亦无他人为受施之者,是名“受空”。(三)施物空。谓能体达一切皆空,岂有此物,而为所施?是名“施物空”),六尘即觉。自然根境不相黏,身心永清净。近为三有良福田,远作九界调御士。”故于现今末法时代,佛弟子唯有“以戒为师”,持戒修行,在现实的生活、修行中遵守佛陀亲制的戒律,努力践行佛陀的教诲,方能出离生死苦海,成就无上觉道。



(图5)

阿难请教佛陀第三个问题:“佛住世时,恶性比丘佛自能调伏,佛灭度后,应该如何调伏?”佛言:“行默摈法。”所谓“默摈”,就是对犯戒而不承认、不肯悔改的恶性比丘,由僧团作法,规定四众弟子不得与其言论、共事,他也不得与其他四众弟子言论、共事,以此方式令其悔改。在佛教里,此默摈法是很殊胜的。


佛住世时身具大神通、大威力,佛一去,恶性比丘自然伏罪,因为佛具有这种调伏的能力。所以阿难就担心,佛灭度以后,这些人怎么来调伏?其实,在佛灭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,依然有众多阿罗汉住世,他们亦是身具大神通与大威力的,亦能对恶性比丘进行调伏。阿难尊者问这个问题,更多的是为现今的我们而问,为将来连这些阿罗汉也不住世时而问。


对恶性比丘“行默摈法”,就是不和他说话,不和他一起共事,看见他就像没看见,低头就过去了,他问什么,也都不回答,以此来强迫他认识自己的错误,强迫他进行悔改。时间长了,他自己觉得不好意思,就会心生惭愧与后悔,就会慢慢改正,改过修善就好了。然而,现今的很多人由于没有正知正见,以世间所谓的“慈悲”、“爱护”去跟他共事、同他言论,殊不知这不但是没有帮助到他,反而是把他害了。


佛所说的“行默摈法”,让四众弟子不与恶性比丘言论共事,并不是说放弃他,而是对他的一种教育。接受这种教育以后,如果他的心地调伏了,就可以让他再重新融入僧团之中,再教他持戒修行,再证道果。佛的一切教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众生出离生死苦海,成就无上觉道。“行默摈法”只是一种方式,或称一种手段,其最终的目的亦是在此。



(图6)


雁荡山能仁禅寺

(图7)
(图8)
(图9)
微信号:nrs0577
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




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