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讲记 (3) 
能仁讲堂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讲记 (3)
发布时间:2022-08-22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(图1)

星云大师曾将布施分为四个层次,以明布施之真义:

(一)施舍真理是上等布施。佛教认为上等的布施是给予心灵启发的“法施”,这是许多人最为欠缺的。一个人即使有再多的钱财、再高的地位,不能明理,不能安心自在,也是贫穷。真理是每个人都需要的,假如能把真理布施给人,把知识技术传授给人,则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,还能开发人们的智慧,以此利益更多的人。这就是上等的布施。

(二)急公好义是中等布施。当我们看到社会上诸多的不公平,应该勇敢地伸张正义。看到国家的公益团体、弱势团体生存困难,也应该给予赞助,助其发展,以发挥社会急公好义的精神。这是中等的布施。

(三)济贫救穷是下等布施。有一句话说“救急不救穷”,对于一时的急难救济,犹如雪中送炭,让急难困苦的人获得转圜的生机,是莫大的慈善因缘。但是,对于恒常的穷困,有时候是救济不了的,因为这种治标的慈善工作并不究竟。

(四)施不甘愿是劣等布施。有的人出钱赞助公益,但是布施之后心里很苦恼、懊悔,或是在别人强迫之下捐款,心不甘情不愿,犹如剥去身上的血肉、骨髓那样痛苦。这种不是发自内心欢喜的布施是为劣等布施。

我们除了修福,还须修慧。那么,智慧又是从哪儿来呢?从“闻”、“思”、“修”而来。“闻”、“思”、“修”乃修学佛法的三大次第。“闻”,谓听闻佛法,包括研读经典、听讲经说法等,由此可知晓佛法,得“闻慧”;次则由“闻”而“思”。“思”,即对所闻法思索理解,由此得“思慧”;次则依“思慧”而修行,由修行而得“修慧”,以“修慧”断尽烦恼,证得道果。由“闻”而“思”,由“思”而“修”,由“修”而证道果,乃修学通途。像今天我在这儿讲经,大家来听,即是“闻”;听了以后,你经过思考,对于《地藏经》有了更深入的领悟,即是“思”;思有所得,依所得之智慧而修行,即是“修”;最后,你依修行而得“修慧”,以“修慧”断尽烦恼,自然得证道果。修法布施即是布施智慧,当下布施智慧,将来就可以得到大福德智慧。修无畏布施即是用我们的智慧去帮助他人,使其无畏,远离恐怖,其功德也是很大的。你修行智慧,帮助别人时就会更有力量;具足智慧,你就可以断尽烦恼,最终证得道果。

现实生活中,有些人智慧不怎么样,但福德很好。你看他笨笨的,做事业却很顺利,一做就成功,这就是他过去世种下的福德因缘,这辈子成就了,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;有些人非常聪明,别人还没有想到的事,他已经想到了,但是做起事情来,种种的不如意,这就是他于过去世没有修福德所致。


(图2)
(图3)

佛偈有云:“修慧不修福,罗汉托空钵;修福不修慧,大象挂璎珞。”这首偈子讲的是一个故事:从前,有兄弟二人随佛出家。哥哥每天精进持戒,打坐参禅,却忽略了随众作务,虽勤修定慧,却少修福德;弟弟则是勤劳工作,布施济众,广修福德,但不能守持如来清净戒律,多有毁犯。后来,哥哥往生之后转世成为佛陀弟子,证得阿罗汉果位;而弟弟却投生到大象群中,成了象王。这头象因前世布施修福,这一生有大福报,不但皮毛色泽美丽光滑,更是力大无比,打仗无往不胜。国王非常宠爱这头大象,封它为“百户王”,并用金银珠宝把它装饰起来,还派专人照顾它的饮食起居,让它在宫廷中过着舒适奢华的生活。修成罗汉的哥哥情况就不一样了。一次国内饥荒,哥哥衣衫褴褛,托钵七日,都是空钵而回,只能在饥寒交迫中苟延生命。一日,哥哥在路上托钵乞食时,看到前世的弟弟投身在畜生道成为一头大象,却身着绫罗绸缎,庄严璎珞珠宝,游行街道。城里百姓都以美味佳肴来供养它。哥哥知道过去世他与大象的因缘,于是在黄昏时到大象住的地方,对大象说:“我和你前世都有罪业,你好好回忆往事吧!”大象蒙哥哥加持,当下回想起过去世的种种因缘。得知前世自己所造的罪业后,大象忧愁不乐,最后绝食而死。大象死后转世为人,又出家修行,从此修慧,终证阿罗汉果位。

以上故事明确告诉我们:既要修福,亦要修慧,两者不可偏废。只有福慧双修,最终福慧具足、圆满,方成佛道。《地藏经》的重点即讲修福和修慧,这也是我们接下去要学习的主要内容。


三、解释经题的七种立题与五重玄义 

《地藏经》又名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,又名《地藏菩萨本行经》,又名《地藏菩萨本誓力经》,共有上、中、下三卷,分十三品。这部经典是由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实叉难陀法师翻译的,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。实叉难陀法师博闻多识,精通汉文、梵语,因此将这部经典翻译得非常好,以至于这部经典流传到现在,仍为我们所喜欢和读诵。

依古来的讲经方式,在开始讲解经文之前,有必要先对经题做一番解释。天台宗以一切经题不出人、法、喻三者,所谓“三单三复一具足”,或者“单三复三具足一”,总为七种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一个经题,可以把它分成人、法、喻三大项来解释,以此来了解这个经题的内涵。

以下简略介绍下此七种立题:

1.单人立题。如《佛说阿弥陀经》,“佛”是人,“阿弥陀”也是人,这个就叫单人立题。

2.单法立题。如《般若经》,“般若”是法,没有人和喻,单单以这个法立题,所以叫单法立题。

3.单喻立题。如《璎珞经》《梵网经》等,“璎珞”是比喻,“梵网”也是比喻,所以叫单喻立题。

4.法喻立题。如《金刚般若经》,“金刚”是喻,“般若”是法,所以叫法喻立题。

5.人法立题。如我们讲的这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,“地藏菩萨”是人,“本愿”是法;又如《文殊闻般若经》,“文殊”是人,“般若”是法,所以叫人法立题。

6.人喻立题。如《如来师子吼经》,“如来”是人,“师子吼”是喻,意即如来所说的法音像狮子吼一样。狮子是兽中之王,禽兽听到它的吼叫无不惊惧。释迦如来说法亦复如是,能令邪魔外道闻声丧胆。所以此经题叫人喻立题。

7.“具足一”立题。何谓“具足一”?即人、法、喻都具足。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“大方广”是法,“佛”是人,“华严”是比喻,这就叫三具足,有人、有法、有喻,人、法、喻具足。

以上七种立题中,前三种单单以人、法、喻立题,故统称“单三立题”;而第四种到第六种立题,则统称“复三立题”。

就讲经方式而言,佛教各宗各派尽皆不同。我们此次讲经,乃是依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来讲。何谓五重玄义?

(一)释题,就是解释这部经的题目。

(二)显体,就是说这部经以什么作为它的体性。

(三)显宗,说明这部经以什么作为它的宗旨。

(四)显用,就是说这部经有什么作用。

(五)判教相,是说这部经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之中,属于哪个时教。


(图4)
(图5)


以下就依此五重玄义对此部经典作详细解读:

(一)释题:
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属人法立题。那么,“地藏”是什么意思?“地”即土地,有七义:

1.能生义。土地能生万物,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。众生分胎生、卵生、湿生、化生四类。胎生者,即是从胞胎而生,如人、畜、龙、仙等皆属此类;卵生者,即是由卵而生,如鸟、鸡、龟、蛇、鱼等;湿生者,即是从湿处而受生,如飞虫、蛾、蚊、苍蝇、蚰蜒、蜻蜓等;化生者,即是因变化而生,如夜叉、罗刹、恶鬼等。不管是胎、卵、湿、化中的哪一类众生,其生长都离不开土地,都是因地而生。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道、地狱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这六道众生,没有哪一道不是因地而生、因地而有。地藏菩萨的愿力很大,愿成就一切众生的善根,愿一切众生都能够闻法而修行成道。

2.能摄义。土地能摄一切生物,令安住自然界中,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。一切众生都因被地心吸引,而安住于地。地藏菩萨的愿力亦如地心的吸引力一般,能摄受一切众生,使其调伏,助其开悟。释迦如来在讲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的时候,十方无量世界无数众生都因受地藏菩萨的愿力吸引而来听法。

3.能载义。土地能承载万物,令其安住世界之中,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,由众苦交煎的此岸,运载到清凉的彼岸。地藏菩萨的愿力如渡生死海之舟航,它能像土地承载万物一般承载众生,经过烦恼的中流,到达究竟涅槃的彼岸。

4.能藏义。土地能含藏一切宝藏,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。一切的宝藏都在地下含藏,有福的人就可以得到。地藏菩萨的法名也是一样,它含藏一切妙法,等待众生来开发。

5.能持义。土地能持一切万物,令其生长,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,使其增长。世间万物都因得到土地的支持而欣欣向荣地生长,地藏菩萨的愿力也是一样,它能加持一切众生的修行,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。

6.能依义。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,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。地是万物之母,一切万物都是因地而生,衣食住行都是依地而有。地藏菩萨的愿力不可思议,他能为一切众生所依。众生依地藏菩萨而修行,终能成就佛道。

7.坚牢不动义。土地坚实不可移动,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,不可破坏。地藏菩萨从无始劫以来就发愿要救度六道罪苦众生,这个愿到现在乃至尽未来际都不会改变,也不会因他力而受破坏。


(图6)


“藏”者,具有秘密、包容、含育等义。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,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。世有秘密库藏,蕴藏许多金银财宝,能济诸贫乏,利益人寰,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,无量妙法,能救脱无数众生,咸登觉岸。

《地藏十轮经》云:“安忍不动犹如大地,静虑深密犹如秘藏。”因此而名“地藏”。

一切宝藏含藏于地,如地下的金、银、铜、铁、石油等种种矿物,都是因地而生,都是埋藏地下,皆名“地藏”。我们人类也有“地藏”。人类的这个“地藏”,“地”指的是“心地”;“藏”指的是“智慧”。《地藏经》是表法的,这个“地藏”就是我们的心法。我们心法含藏种种的法宝,这个法宝就是我们的智慧。一切的智慧都是从我们心地里流露出来的。“地藏”就是我们的这个心地,心地能含藏万物诸法。《莲华三昧经》云:“檀陀地藏,为地狱道之能化,手持人头幢者(檀陀者译人头幢);宝珠地藏,为饿鬼道之能化,手持宝珠者;宝印地藏,为畜生道之能化,伸如意宝印手者;持地地藏,为修罗道之能化,能持大地拥护修罗者;除盖障地藏,为人道之能化,为人除八苦之盖障者;日光地藏,为天道之能化,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恼者。又,地,心地也,能生万法,一切皆由此生;藏,含藏也,心地含藏无量恒沙清净性功德,有能生、能载、能摄、能藏、能支、坚固等义。”



(图7)


雁荡山能仁禅寺

(图8)
(图9)
(图10)
微信号:nrs0577
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


相关内容